病情:前叉韧带重建(单束自体)合并半月板后角缝合一针
受伤:年5月12日
手术:年6月6日
健行者康复:年7月11日-年9月16日
友情提示:此文记录了我这一年的心路历程,全文比较啰嗦,不想看细节的叉友,建议直接跳到文章最后,文后记录了我在康复过程中走过的一些弯路和康复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6月6日,我的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年,是我32年人生中最丰富的一年,姑且称之为历劫吧。
之前就想好了我一定要把这段经历记录并分享给大家,一方面是在我手术前及术后初期,我是靠着看一个个叉友的记录勉励自己,尤其一些比较有共鸣的康复记录,每天都看很多遍,这些叉友的分享是我当初的希望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在我康复过程中尤其和一些叉友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多多少少都经历了弯路,而我有幸在专业的康复机构复健过两个半月,希望我能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能够更快更好的渡劫。
我之前想过很多遍,我写回忆录的时候一定会哭的稀里哗啦的,但随着康复的进展,心态也是逐渐成长,我现在能平静的回忆我的受伤、手术、掰腿、康复、回归生活的过程,当然,在下笔的现在,我也在流泪,但感激之情大于一切伤痛。
在正式记录之前,我要发表一下“获奖感言”:在我受伤、康复的这一年,很多人都给了我帮助,我真的特别感恩,每一个人都都铭记在心,在这里,我尤其、非常、特别感谢: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妈妈、公婆、老公(兴哥)、女儿,他们在我受伤后悉心照顾我,尤其我的老公,他忍受我的坏脾气,他通过网上的帖子学习康复知识,帮助我在手术初期做基础康复,排除万难带我到北京康复。
特别感谢我的主治医生:医院王利大夫,利哥特别耐心、热心,从术前到术后初期的康复,利哥给了我很多信心与帮助,给我介绍了很多病友,在医院,还能有对运动伤如此专业的医生,也是我们的幸运。
特别感谢我的康复师:北京健行者康复中心浩指导、乌老师、高老师,没有他们,我不会这么快的康复,也不会这么快乐的康复,尤其是感谢他们给予我希望和动力,否则我可能会成为抑郁症患者。
特别感谢我的叉友:琛姐、小田、大笨、露露,还有我们的七仙女、涂哥。尤其是刘姐,我们同一个原因受伤、同一天手术、同一个手术内容,我们一起努力相互支持。我很怀念大家一起哭一起笑的日子,在健行者遇到你们,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最开始,无比悔恨当初意外受伤,但时隔一年,如果再问我这一遭经历,我不后悔,事情发生了只能面对,而我收货了我亲爱的共患难的叉友、我要感恩家人、我最专业的康复师朋友们,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我们的身体很脆弱,我需要加倍爱惜,我更加努力的享受生活!
好了,这将是一个又臭又长的流水账,以下是正式分享的分割线~~~~~
1、受伤及手术
受伤经过:
年5月12日,周六,单位组织羽毛球比赛,比赛刚开始没几分钟,在接一个后场高远球时不慎摔倒,第一反应时崴脚了,但感觉膝盖受到撞击,倒地后整个小腿抽筋,我从小热爱运动,小来小去的伤也都有(各种崴脚),但这次倒地有瞬间的膝盖疼痛,但当时最重要的感觉是小腿抽筋,我并没有意识到膝盖出了问题。
同事帮我把腿拽直,起身走路已经瘸了,无知者无畏,好胜心强的我,还想继续参加比赛。一瘸一拐的到一个中医按摩店去治疗,简单的拉伸、按摩之后腿抽筋的感觉消失了,走路虽仍瘸,但不太疼了,我又回到了羽毛球比赛场地。
回到赛场,正好遇到一场双打,己方队员也是从来没有羽毛球经验硬让我们拉来凑数的选手,眼看对方选手业余的连球都发不好,我想着,这场比赛我就站着不动,应该也可以挽回点分数。这个决定,让无知的我把自己送上了手术台。
打球的过程中,有几次我险些摔倒,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后来我才之道这是前叉损伤造成的不稳定),终于在一个前场球下意识的接球过程中,我左膝内旋倒地,倒地一瞬间,有一瞬间非常痛,我自己完全起不来了,同事赶紧扶我在场边休息(庆幸我休息的时候膝盖是伸直放着的)。我觉得我膝盖的筋“脱槽”了,因为在倒地瞬间,我感觉我膝盖有根筋从骨头上滑过去了(请原谅我当时太过于无知,直到我确诊前,我一直觉得膝盖的韧带应该是有个槽,我把那个筋推回槽里,就可以恢复)。
伤后处理:
第二次摔倒后,我知道自己确定是不能比赛了,还在场外乐呵呵的看着大家比赛。之后,我非常尴尬的又回到了中医馆(因为上次走之前中医非常不建议我再比赛),但这次中医不再为我治疗了,只是提供了一个地方让我休息。迷迷糊糊睡了一觉,我朋友来看我,但我下床的时候感觉膝盖僵硬,走路更疼了。
因为第二天是母亲节,老公带着女儿和婆婆回了老家,我为了参加比赛独自在家。我很无奈的给我妈打电话让她来接我(我不想让她看到我受伤,我知道她比我更心疼,而且我也当时很高兴没有崴脚,膝盖休息一下应该就好了,她看见了反而会大惊小怪)。
妈妈接我回家,休息,腿微痛,但是已经感觉到屈伸受限,伸直还好,但是屈腿大概到60度的时候,就非常非常疼。无知的我,又犯了错误,因为当时觉得热敷后不那么痛了,我膝盖裹了电热毯热敷,整晚热敷,心里一直觉得缓缓,第二天就好了。
第二天一起床,悲催的事情发生了,情况很糟糕,膝盖僵硬、微微的屈伸都不行了(热敷肿了),痛感加强。我意识到必须去看医生了,我当时已经无法自己行走,紧急给老公打电话,让他从老家回来。
下午,他回来了,医院出发,路上给我的保险经纪人打电话,报了意外受伤的情况(后来保险给予了我心理上的很大安全感,希望大家重视购买保险)。
考虑到我是扭伤,我们医院,这是我伤后犯的第二个严重错误,医院只能照X光片,拍完照医生看看骨头没有问题,应该是软组织损伤,医院,医生并没有足够的经验以及意识,他们只是给我开了消炎吊瓶,给了固定直具让我静养一个月看看。(后来我在病历上看到了他们说建议进一步检验核磁,但当时医生并没有提醒我,而且我也没有看龙飞凤舞的病历)。
我请了两周病假(请病假的决定当时非常难,我无比不希望给单位添麻烦,但当时真是无法行动,尤其去卫生间是个大难题),买了拐杖,网上搜查相关资料。
两周时间很快过去,期间打针、膝盖外敷换药,膝盖的疼痛缓解,甚至躺着的时候感觉不到疼痛,可以曲腿站着,在60°左右的角度以内可以灵活伸直弯曲,我拄着双拐开始上班。上班前一天,我还和朋友一起露天烧烤,心情是很美丽的,因为疼痛越来越不明显,唯一的问题,只有不能弯曲,到某个角度剧痛,就像受伤时的那种痛。
期间,我仍然在网上查询大量资料,我看到半月板受伤容易出现曲腿问题,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我在网上查到核磁检查可以看半月板的问题,我放弃了没医院,医院。
确诊及手术:
年5月30日,周三,我拄着拐,医院,人不多,很快就轮到我拍,很困难的爬上核磁床,时间很久,我一边拍一边还想拍这么久,真是挺对得起检查费。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我和老妈还提到了早上和一个久违的好同学聊天,说到膝盖问题,她老公(也是我同学)半年前膝盖受伤,做了前叉重建手术,我和老妈还一阵唏嘘,说要伤好了以后一定要好好锻炼,保护身体。
两个小时候,核磁结果出来了,老妈去取结果(她以前是医生,家里大大小小的检查结果都第一时间经老妈之手)。我跟老公还嫌老妈太慢,然后妈妈说看着问题还挺多,我拿过报告,瞬间冒了一身冷汗:“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可能性大”!我在查询资料以及早上和同学聊天的过程中,知道前交叉韧带是什么东西,但我觉得就那么轻轻一崴,怎么就能断了呢,我不敢相信,报告上说的“可能性大”四个字,让我还存在一丝丝侥幸心理,一家人赶紧往门诊医生那里去。
我很庆幸,医院的王华龙主任正好有事在门诊等人,看到我拄拐进去,了解情况后,主动帮我做了检查(抽屉试验),他泼灭了我的希望,说肯定是断了,报告上说可能性大只是不敢做绝对保证,但基本就是断了;但他也给了我希望,用一个膝盖模型给我讲了前叉韧带是怎么回事,说做个手术就能好,我问怎么做,他说不能告诉你,告诉你了我就没饭吃了,哈哈,他可真幽默。后来我觉得,他可能是怕我知道手术过程直接被吓跑了吧……
王化龙主任特别好,他很直观的给我看了康复结果:医院康复的病人,交通事故,后叉断裂,五个月,能走路、能坐。王主任跟我说,我年轻恢复的快,三个月就能好,他给了我一丝希望,非常非常感谢他。我受伤后,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但从这一刻,好像都开始走上了正规,我的好运也从这里开始了。
王主任又叫来了我敬爱的主治大夫—--王利,他帮我办了住院手续,非常热心的王利大夫,在后续的整个治疗、康复过程,像大哥一样耐心、细心、热心地帮助我。
从检查完核磁,到住到的病房,我的心就像过山车一样,一直觉得这是一场梦,但现实告诉我,这是一段残酷的梦。(我分析,我第一次受伤,应该是韧带损伤,但第二次上场摔倒,直接变成了断裂。)
坐在病床上,我还是比较理性和清晰的,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请假,我知道在公司发展的紧要关头,突然缺席三个月,对我个人发展,有多大影响,我对自己的工作大概做了个规划,公司领导非常好,爽快的给我批了假,并且还临时安排人员接替我的工作,让我能专心康复,同时还根据他的经验给了我很重要的医疗建议。很感谢他给了我宝贵的康复时间,这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然后,联系早上提到的同学,石头,向他请教整个手术的问题,非常非常感谢石头,在我手术之前,能有他的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非常非常感谢他给了我医疗及康复建议。
一切安排妥当后,已经快晚上十二点,我看着老公,然后哭了,后悔、害怕、委屈,等等,一系列的感受涌上心头,我一边哭一边聊,他开导我,有时聊着聊着也很生气,我们一直聊到半夜三点多,尤其是我对术后的恢复非常担忧,我怕我成为一个残疾人,最后,兴哥问我:“生孩子时也做手术了,不都过来了,膝盖手术也一样。”我说:“不一样,生孩子我是获得了孩子,有价值,这个啥也没有。”他说:“那你仔细想想你到底能获得什么。”
“唯一的价值,就是让我以后不要那么鲁莽,不爱惜自己了吧!”这是当时我能想到的,我第二次冒然上场,导致了韧带断裂,否则我不会遭遇手术。我也是第一次害怕,以前每次生病,包括剖宫生孩子都很好的恢复了,但这次,大夫说了,即使手术后,也不会恢复到原装的样子,终于,我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我也体会到了身体健康大于一切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然而一切都晚了,我只能在往后余生,努力的爱惜自己的身体。
手术的日子订好了,6月6日,很顺利的日子,医院外聘教授:大连医科大学东海潮教授,东教授在关节镜方面非常有经验。我选择了双束自体重建(但实际由于我的肌腱太细,只能做单束重建)。
在得知前叉断裂到手术前,很多时刻,我都无比后悔第二次上场比赛,我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我比赛摔倒的场景,这是一个挥不去的梦魇,想到就哭,然而现在,我可以非常平静的回忆当时。
手术前,我抓紧在网上查询资料,同学给我推荐了帮你、推荐了北三康复计划,我知道康复的重要性,我明白了关节镜是个什么*,也知道手术过程中是要打孔、取腱、打钉子,手术中会有叮叮当当钻骨头的声音……利哥说,我已经很专业了,哈哈哈,实际上当时的我,知道的太皮毛。
手术时,我跟麻醉师说,给我整点睡觉的药,我不想听到砸骨头的声音,果然很快我就睡着了,然后我又被凿醒了,我感觉锤子在腿上一下下的往里敲钉子,我也听到了叮叮当当的声音,虽然腿上没有感觉,但确实很害怕。
心里嘀嘀咕咕的过程中,手术结束了,东教授嘱咐我,因为有合并半月板的损伤,特别注意满六周之后脚才可以下地。特别怕痛的我,嘱咐麻醉师给我加上了止痛泵,除了虚弱之外,一夜睡的还不错。悲催的是早上止痛泵流完了,麻醉师交接班,从骨头里持续的疼痛,让我几乎崩溃,所有人禁止碰我的床,否则我都会疼的嗷嗷喊。好不容易挺到了大夫来,赶紧加了麻醉,一个上午相当虚弱。下午恢复一点精神,开始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漫长而又痛苦的康复之路开始了……
关于康复注意事项,后续我会特殊说。
2、术后早期康复
术后第5天利哥检查,说我的肌肉不行,让做直抬腿,根本就抬不起来,利哥直接把我的腿抬起来(之前我根本不让任何人碰我的腿),然后我发现就真的能抬起来了,感谢利哥,哈哈哈,心情美丽,大餐一顿。
术后第7换药,看到伤口还不错,利哥第一次给我掰腿,之前在网上知道掰腿很痛,心里紧张,放松不了,越疼越紧张越放松不了。时间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终于结束了,我不知道掰成什么角度,但我的叫喊声上下三层楼都听到了(后来病房人串门,还说那天喊的那个就是你啊,哈哈)。
后来利哥又有一次掰腿,由于前次阴影较大,还没掰多久就紧张喊的大喊,中途停止了。
虽然掰腿的记忆比较痛苦,但我依无比感谢利哥帮我掰腿、帮我康复,他极强的康复意识才使得我后续有更好的进步。我后来遇到很多叉友,他们的医生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康复,导致叉友们耽误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去康复中心的契机:
因为有半月板的伤,按北三,我角度进步标准比较低,一个月90度就好,前期我看浩指导知乎的帖子,结合北三的康复指导,给自己定了练习计划,按标准进步还不错,医院里只有cpm机可以帮助角度练习。期间加群,看浩指导的知乎,看帮你上大家的进度,看大家的康复故事,痛苦的一天一天地熬着。
两周后,拆线,也不用再打消炎吊瓶,可以回家小住,回家后,心情变得焦躁起来,医院家里两头跑(在医院用CPM机练习),弄的家人身心疲累。迫不及待的想快点进步,但事与愿违:第一天死命掰到的角度,第二天直勾勾的反弹回去;自以为掰到了90,一量还不到70;角度进步笑的像傻子,掰腿疼哭的也像傻子,特别疼的时候,也特别想不如从楼上一跃而起一了百了,但理性告诉我我还有孩子、还有家庭,而且摔成一滩肉泥别人收拾起来太恶心,不能给人添麻烦……哈哈哈,当时的心理,真的是有病。
手术第四周,按标准我应该达到90度,但自己弄半天也就70多,用医院CPM机也只能是80左右,我的肌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下去;我心理越来越急躁,我也意识到虽然浩指导帖子写的特别详细,但自己还是缺乏经验,再这么练下去肯定会耽误事,7月3日,我联系浩指导助理预约评估,约的是第二天早上,整晚,我都很激动,像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在我最黑暗的时间,这是我最后的希望。
4日一早,浩指导的视频指导准时接通,我相当激动,浩指导让我做了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这个我练了上万次的动作,没做几下浩指导就说我的动作不对,并进行了视频指导。他评估我的肌肉萎缩的严重,建议我去附近的康复机构做电刺激。
我们这个小城市,并没有专业的康复机构,但结合当时的情况,如果我还在家练习的话,腿没好,我估计自己要变成抑郁症了。我觉得,我从手术后的练习一直都是看浩指导的知乎帖子,与其去其他的康复机构,不如直接去健行者。虽然距离远,但他肯定靠谱呀。
我问兴哥,如果我要去北京康复行不,他说了一句话我特别感动,他说只要你想去,咱就去。(题外话:很多时候,婚姻过到最后没有了风花雪月,只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他能站出来,做你的山)
7月5日,当即立断,我要去北京!营口距离北京公里,我们计划乘坐高铁,旅游高峰期,最近的票是7月11日的,这也是我和兴哥相识11周年纪念日,多好的日子,买票,去北京!
按主刀要求我患腿还不能下地,这要怎么去,我加了健行者的群,问了大家交通情况,有好心的叉友推荐我的轮椅预约服务。
小插曲:7月9日晚,我得了重感冒,7月10日高烧39.5,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这种烧是可以要命的,我当时浑身无力,时冷时热,我觉得那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我跟妈妈说,我明天一定要去北京,我的医生老妈喂了我各种各样的药。
那天外面阴天,到下午四点多,体温还是39度多,看着灰蒙蒙的天空,我想:“明天我一定要去北京,只要我能动弹,爬也要爬去!”对于当时的我,去北京是我唯一的希望。突然,外面放晴,乌云挡住的阳光被释放出来,映在卧室窗子上,金色的阳光,就是一道希望之光。
我想:“外面天好了,我的好运是不是也会来。”果然,到了半夜,烧退下去了,我的好运彻底来了。
7月11日,如期到达车站,感谢大治哥送我去车站。
特别感谢高铁人性化的服务,我顺利的到达了北京。
感谢亮子帮安排的接站车,让我在陌生的北京有了最初的熟悉感。
3、在健行者的美好时光
7月11日的北京,小雨,在新龙大厦的门口,随着高老师的指导,我们顺利的找到了健行者,从下车到健行者,大约米,这是我受伤后走的最远的路,但是是最有力量的一段路。
到了践行者,高老师接待的我们,当时他和浩指导都正在指导患者,我和兴哥坐在浩指导门口的练习床上,顺着玻璃门看到他非常细心的在给患者做治疗,周围很多正在练习的叉友,看到他们腿上的伤疤,看到周围墙上放着的拐杖,找到了组织。我感觉,很亲切,是我平常视频里看到的场景,我居然站到了这个场景里,很幸运,很兴奋。
随后,浩指导给我做了评估,主要就是肌肉萎缩严重、肌肉过于紧张,不能放松,让我自然垂腿,大概才30-40度吧。浩指导跟我说一定会好起来的,他说话很温柔的,我所有的焦躁,都莫名其妙的没有了。
随后就是在践行者按计划的康复,一共两个半月,这两个半月,我学会了站立、学会了走路、学会了上下台阶、学会了小跑、跑步、骑自行车。
(PS:浩指导总说,健行者是无痛苦掰腿,不是无痛掰腿。确实掰腿要无痛,直接全角了,但在健行者,对于我,在健行者掰腿比在家掰腿轻松多了(我术后早期介入康复,因此进角度会比较轻松)。)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以下是我的掰腿记录:
90度的坎,前三次垂腿练习相当轻松,学会放松肌肉,角度进步明显,滑墙痛感强烈,但没有代偿,实实在在的过90了。的坎,相对顺利,尤其-度,比较轻松,这个时候加大主动角度练习。角度可以用扎计量,这个时候重点进行功能训练。本想掰个全角回家,奈何时间不允许,四指也是相当开心啦,回家继续努力~
现在看看我的情况确实非常顺利,但当时觉得每次进步都很艰难,为当时的自己感到骄傲!也希望仍在掰腿进行时的叉友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多的追求角度,保持良好心态,胜利就在眼前!
感谢浩指导,浩指导在我最绝望的时候给我的希望,他善于发现问题,在康复过程中总能发现我内在的问题根源,并督促我针对性的练习,他掰腿相当温柔。
感谢高老师,高老师也是叉友,在我早期康复中耐心的指导我,用自身康复的经历鼓励我,对我不太听话的股四头肌做出了卓越贡献。
感谢乌老师,乌老师面对十万个为什么的我,可以解答我所有的问题,他的幽默以及自信感染带动我,让我在功能训练方面突飞猛进。
4、在健行者的朋友们(以我认识的先后顺序):
在健行者,除了身体上的康复,很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康复。这里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叉友,有很多病情比我严重的,也有比我们轻微的,大家一起相互鼓励,我们相互理解,在这里,我才可以放肆的大哭大笑。
阿玉:
*营小帅哥,他是我健行者的“领路人”。在决定来健行者的时候,群里打听怎么走,阿玉很热心的告诉我位置,注意事项。后来见到他蹦蹦跳跳无所不能,根本想象不到他的经历:第一次手术失败二次翻修。由于和兴哥都是*营战友,在兴哥回家后,很热心的照顾住着双管的我,非常感谢他。
涂哥:
7月11日到北京,去的第一天,入住健行者金榜园公寓,印象最深的就是涂哥说:“大家都是共患难的人。”确实如此,确实感动。涂哥、马哥,比我的病情严重很多,也在努力积极的康复,涂哥是个很幽默的人,跟他聊天后,在家那个脆弱的小心脏,瞬间满血复活了。
琛姐:
7月14日我遇到了健行者最亲爱的朋友,亲爱的刘琛姐姐,我清楚的记得,琛姐那天掰腿到95度,我这个地面流还在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琛姐(姐夫和小芸朵陪她一起)康复完马上要离开的时候,看见我旁边放着各种拐杖支具,就问我病情,跟我分享她的经验。我们惊奇发现我俩都是打羽毛球受伤,都是6月6日做的手术,都是前叉+半月板一针,缘分就是这么美妙,在这一刻我们被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虽然是同一天手术,琛姐的进步特别快,她给我分享了很多经验,特别感谢她,很快,我们从叉友变成了无所不谈的亲密朋友,她给了我很多人生观的指导,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跟琛姐一起,我做了术后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外出去餐厅、第一次喝豆汁、第一次去看电影、第一次去唱歌、第一次去逛美丽的清华园(逛清华一直是我康复成功的一个目标和动力)、第一次“打羽毛球”。
琛姐是我生命中最与众不同的贵人,我的很多人生观因她而变,很多时候在想,如果受伤是要与她相遇,这个伤也值了!
大笨笨:
还记得第一次见大笨的时候,觉得这姑娘好美,跟旁边的帅哥还穿个情侣服,特别登对。她说我叫周婷婷,你们也可以叫我周大笨,起初我喜欢喊她婷婷,但后来觉得还是大笨更亲切,哈哈。
大笨笨是个才女,画画拍照极有天赋,也是个有点懒的小美女,我们会一起督促练习,我喜欢跟她在一起看她没心没肺的样子,也会在她每次掰腿后特别心疼她。大笨的情况严重很多,但今年3月在见到她,觉得已经很有进步了,未来她还面临很多困难,希望把我的好运分给她。
我们还约着的徐州小龙虾,我一定会去的,或许笨笨和蒙哥结婚的时候小龙虾正当季吧,想想都流口水了。
露露:
露露第一次来也是跟她老公一起,露露和大笨是早都认识的朋友,我们自然熟悉起来,知道她来的时候度了,我们一顿羡慕,露露练习时非常认真,但角度总是个砍,这也证明角度康复要趁早。
后来因为兴哥要离开,正好露露老公也要回家上班,我和露露在新龙大厦同住了一个月,我们越来越亲密,这姑娘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主,对待她的工作极度认真。前几天她全角了,很为她感到开心。
Ps:露露唱歌超级好听,乌老师唱歌也超级好听,他俩K歌,耳朵会怀孕,好想再听听啊。
小田:
小田刚来的时候,特别酷,各项训练比康复师做的还厉害,我们一直觉得她是来踢馆的吧。她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肌肉力量特别好,也是因为羽毛球受伤的,但术后9个月,角度仍有问题,就来健行者康复。
她是个超级慢热的个性,来了好几天,除了和康复师训练,和我们也很少交流。但聊上之后,田绝对是个宝藏女孩,她的思想、她做事的态度,都特别吸引我,她非常棒。
PS:小田和大笨是李宇春的钢丝粉,小田聊到春春的时候,眼睛会发光,特别亮,特别好看。
还有还有,我们的七仙女~热心的*姐、后叉优等生敏妞、秀恩爱的建丽、可爱的瑞雪!
我们一起经历苦难悲伤,相互鼓励,携手并肩,一起战斗,我会永远铭记,我们一起走过的,新龙大厦楼下的小路!
5、回归正常生活
9月16日,我告别了践行者,踏上回家之路。这次回家的心情自然比离家时美妙很多,思维状态也更加开阔,对于这次受伤,从逃避到接纳甚至感恩。
回家前我和乌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他也给了我很详细的回家康复计划,回家的生活逐渐丰富起来,我开始练腿、上班、练腿的生活,手机里除了腿之外,逐渐有了女儿的照片,有了美丽的风景。当然,我根子上还是一个懒人,我在龟速的进步中。
腿子的情况也是略有反复,但出现问题的时候咨询乌老师,他都能给我耐心的指导。
终于,在年10月16日,第一次爬掰达到了全角。
.5.12受伤-.10.16全角,历时天,历经磨难,这一天终于来临的时候,内心反而平静,感恩。
后续我把重点放在功能练习上,主动角度也是持续在进步,当然中间由于我疏于练习,也落后了很多。年6月,历时一年,我可以生活自如(上下楼梯略有感觉)、可以双腿跳、可以小跑(大跑没试过)。
现在,我已经开始在健身房练习了,还是有持续进步,一句话:还是得练啊。
6、康复感悟(叉友们,前面的流水账可以不看,以下内容请重点看):
1、我走的弯路
1)、受伤之后没有拍核磁,只拍了X光片:
大部分受伤第一反应是骨头问题,医院也都是这样认为,但X光片反应不出韧带等软组织的情况,往往容易耽误病情。
2)、伤后第一时间热敷
热敷会加速血液及其他细胞液流动,短期感觉灵活度增加,实际在有问题的膝关节,我们的膝盖不能很好的吸收积液,反而会导致肿胀,给膝关节灵活度造成障碍。因此,浩指导观察到我膝盖肿胀问题明显的时候,告诫我三个月内严禁热敷。
3)、错误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每个叉友都知道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很重要,但是能做对的可能比较少。一定要对比好腿,仔细感受,必须和好腿的发力模式一样才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做够数量,否则做的越多越错。
4)、术前肌肉练习
受伤后缺乏运动,肌肉就开始萎缩,手术后会加速萎缩,所以,肌肉力量的练习是争分夺秒的,至于怎么练习,看浩指导的知乎,对比好腿,保质保量,练对才有效果。
2、我的建议
1)、手术成功率
我最初在网上搜索,这个腿术后功能恢复不到原装,肯定是这样的,但也不尽然,如果好好练习,我觉得甚至会比好腿好,希望大家不要太纠结于此,如果必须手术,不要害怕,医院,找对主刀,干就完了。总有这一天的,逃不过去,早做早恢复。
也不要太杞人忧天,我有一段时间特别担心自己会松叉,非常非常担心,吃不下睡不好的,也不敢去拍核磁,怕排出来真有问题。后来是发现由于自己的肌肉紧张导致的小问题……so,不要天天想着会不会松叉,只要有专业的康复技术,不要过度,一般都不会有大问题,用阿Q的思想,每天做重建的手术那么多,二进宫的才几个,平常注意,不要作,不会那么倒霉的。
2)、一千条腿有一千条练法
叉友之间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但每个人的腿情况不一样,解决方案也不一样,如果一切顺畅,持续练习就好了;如果康复遇阻,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去康复中心,没条件的话也最好弄个远程指导,尤其是在康复初期,让专业人士看看我们的问题,不要自己瞎弄。当然,哪个才是专业人士,自己要练就火眼金睛。
3)、关于康复中心
不要总觉得康复中心是骗钱的,尤其我们的家人对外地的康复中心很容易有这样的思想,想想腿重要还是钱重要!花钱少遭罪也是值得的。
但最重要的是,时间最重要!时间最重要!时间最重要!(重说三!)
在康复中心两个半月,见到了很多伙伴,有一些伙伴康复的很顺利,有一些也为他们感到心疼。但我总结,很多伙伴康复困难,是错过了最佳康复时间。前三个月的康复*金期很重要(当然,不是说3个月之后就没希望了,不是这样的,有些人压根没有康复练习,正常生活,也能慢慢的好了)。
整体来说,我个人在健行者的掰腿之路还是比较顺畅的,我是一个多月去的,至少每次都能进角度,但好几个叉友总会有反反复复的情况,而且痛感也比我强很多。她们有个共同点,都是时间比较久才来,有4、5个月的,也有9个多月的,看她到他掰腿,我特别心疼,但无能为力。
所以我劝大家,一定要尽早康复,有条件一定要去正规的康复中心,只要这个康复中心是有膝关节康复的项目,他们肯定经历过很多地腿,能积累很多经验,肯定比自己瞎弄要好很多,相信专业人士,抓住*金康复期。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我想,如果我在知道健行者的第一时间就约指导,可能视频指导就能解决我的问题了,可能就不用千里迢迢地去北京;但如果能有条件去实地康复,肯定比视频指导效果好。总之,一定要趁早!
4)注重力量练习,更要注重放松
还记得浩指导给我评估的第一天,说我不会放松,我放松之后,角度立马从30到了50;还记得健行者每个人去要干的第一件时,就是滚泡沫轴(当时的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勉强滚的像样)。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发明泡沫轴神器的人。我们很多时候腿子的问题,并不是重建的韧带有问题,是肌肉问题。而肌肉一方面是萎缩,另一方面是紧张。这是个很专业的内容,我不想展开说,具体也说不明白。但我想告诉大家,遇到不爽的时候,就去滚滚泡沫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货。
5)角度重要,功能更重要
每一个重建手术后的人,把掰腿放在了第一位,掰腿当然重要,否则粘连僵硬等等接踵而来,但实际上角度训练只是一部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走跑跳等等功能要正常。不能本末倒置,天天掰腿疼的死去活来还在坚持,所有的功能练习差不多就行应付了事。
关于脱拐:不要着急脱拐,步态对了之后才脱拐,瘸着走路没有任何好处。
关于伸直:伸直远比角度重要,角度掰掰会有进步,伸直往往今天压直明天又弯了,反反复复,所以术后早期一定要注意压直,不要等腿弯了再压直,否则要付出的辛苦远比开始要多。
最后再次感谢我的家人,我的老公在多次历经坎坷时,他都能给我最能依靠的肩膀,他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我始终相信有他一切都可以过去;我的妈妈在我康复早期一直帮我按摩,从康复中心回来后,帮我掰腿直到全角;我的公婆给予我精神鼓励,他们没有“嫌弃”不能自理的我,公公用他以前的经历告诉我一定会好,婆婆帮助我洗脚按摩,待我如亲生女儿;我的小乐公主,在我手术前一天害怕痛哭的时候,2岁半的小不点跟我说:“妈妈,等你好了,我带你去画画、去玩沙子…”
风雨过后,彩虹初现,生命终将有浓重的一笔记录年的夏天。现在,我会珍惜每一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爱家人,爱生活,爱自己!
干货精选
??
前交叉/半月板/髌骨骨折/膝关节术后无痛苦康复指南——浩指导教学文章集锦-知乎
1分钟就能学会的中医穴位手法,让你随时随地解压神经
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膝关节炎、滑膜炎等不是你膝盖疼痛的罪魁祸首(你早该知道)
第27讲:练习脚踝活动度,改善脚踝功能活动,减少膝关节负荷
??
超值腿型一对一课程
点击图片扫码报名
运动康复技术培训课程了解
点击标题查看??运动康复师认证培训课程
■■■■■
康复咨询/日常技术交流/培训合作——联系方式: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