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尝试回想下
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滋味
早起一下床,脚踏地的那一瞬间
脚心如同针刺一般
这种症状会让你有错觉
还以为是鞋里不小心进了钉
这就是足底筋膜炎,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在运动和非运动人群中均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跑步人群中高发,是最常见的足部疾病。
一、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覆盖足底结构的深入皮下组织与足跟脂肪垫的腱膜,分三束,常见疼痛部位出现在内侧束和中间束的起点跟骨内侧突,其主要功能维持足弓,在运动时缓冲震荡,因其功能性,会经历反复的牵拉,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足部的慢性损伤。
足底筋膜炎一般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它由长纤维的跖腱膜韧带反复的微小撕裂所致,常引起疼痛和无菌性炎症。长时间的跑步、登山、过度的走路逛街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足跟部疼痛不适。第二天起床刚落地时,疼痛明显,用手按压足底靠近足跟的部位疼痛最为明显,这就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
二、形成足底筋膜炎的原因
1、足跟部承重最大:人体承重最大的部位就是足底部,足底韧带和筋膜所承受的牵拉力也相对较大,损伤的几率也就大。
2、足部生物力学改变: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过短等,长期下来可能因行走时姿势不良,牵拉足底筋膜,引起疼痛。并且还会引起腰、髋、膝等部位的疼痛。
3、运动损伤:长期运动可能会引起慢性损伤,过度训练也可导致跟骨疼痛,有时放射到足掌前面,急性拉伤也会引起足部疼痛。
足底筋膜炎临床症状
1、晨起或久坐后走路时足跟内侧疼痛加重,疼痛成烧灼感
2、运动初期不适,热身后缓解
3、长期站立或激烈运动后加重,晚间加重
三、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1充分的休息,限制步行、跑步等活动
这并不意味着不活动,而是要适量运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2控制体重,选择柔软合适的鞋子
体重过重者还应适当减重,选择舒适柔软的鞋子。有一个误区,有的人得了足底筋膜炎后,特意选择鞋底较薄的鞋子,然后在铺有鹅卵石的地面上反复走,美其名曰足底按摩,殊不知这样会使足底筋膜受力不均,进一步加重足底筋膜炎症。
3物理治疗
包括超声波、低频电、短波、冰敷等。如果所有保守治疗都无效,又不想手术的的话,可以试试“冲击波”治疗,一般每周一次,根据康复医师建议进行治疗。
4牵拉运动
在做足底筋膜、跟腱及小腿肌肉牵拉前可先做热敷或热水泡脚,然后牵拉。
毛巾或弹力带的背屈拉伸:直腿端坐,毛巾或弹力带套在足趾下方前脚掌处,将毛巾或弹力带拉向身体方向,当小腿有拉伸感时保持15s-20s,一组10个,每次三组,每天2次。
5选择合适的鞋垫
可医院做足底扫描后,根据足底压力分布订做鞋垫。这种定制鞋垫可在下肢负重时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进而减少反复牵拉对足底筋膜的伤害。
四、足底筋膜炎的康复训练
足底筋膜拉伸训练目的是维持足底筋膜的长度及弹性,可以减轻疼痛,跟腱拉伸训练除了可以拉伸足底筋膜,也可以改善踝关节的功能。
1.站在阶梯边缘,将脚跟下垂并保持膝盖伸直,维持20~30秒,休息5~10秒,反复10次,一日2~3组。
2.足底筋膜的按摩运动:用大拇指上下按压脚掌前后端的足底筋膜,按压程度以感觉足底会酸即可;每天2-3次,每次2-3分钟。此按摩可舒缓筋膜紧绷,增进足底血液循环。
3.弓箭部伸展:站立位双手扶墙,患侧腿后伸,患侧脚尖朝正前方/偏左/偏右三个方向,前侧腿微屈膝,身体前倾,要注意扶墙的手要与肩持平,患侧脚后跟不要离地,感觉小腿有拉伸感,保持15-20秒,一组10个,每次三组,一天至少2次。
4.脚踩高尔夫球或者网球或者玻璃瓶,调节压在球上的重量,前后来回滚动让足底充分舒展。每次3-5min,每天2-3组,每天2次
小结:
足底筋膜炎是跑步劳损性损伤发生在足底的典型代表,80%~90%的病例经过积极治疗康复都会有较好的改善。休息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给予软组织足够修复和恢复时间;其次,寻求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帮助,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最后,加强小腿和脚踝肌肉训练必不可少。
膜炎的康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