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损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跖骨头疼痛八块肌肉 [复制链接]

1#

12月24日广东新型膏药、液体膏药、三伏贴、乳膏剂及美容涂膜剂制作培训班←点击查看

1.??短屈肌

??短屈肌扳机点疼痛引起的疼痛位于跖骨头下面、足部内侧靠近大脚趾的地方。

2.趾短屈肌

趾短屈肌分别连接于跟骨和趾骨,在长长的足弓正中间。其功能是辅助趾长屈肌,使除大脚趾外的其他四根脚趾向下屈曲。

趾短屈肌扳机点将疼痛传递到足前部、脚趾下方的跖骨头后方,使人们出现脚酸的感觉。

3.??长屈肌

??长屈肌是脚趾的长肌肉,与胫骨后肌并行于小腿后部主要肌肉(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之下。其功能是与脚上的短屈肌一起活动,对保持身体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屈肌扳机点造成的疼痛位于大脚趾下面以及第一跖骨下面,典型症状为大脚趾下面麻木和刺痛。

4.骨间肌

骨间肌主要分为两类:足背骨间肌和足底骨间肌。其主要功能是左右移动脚趾以及脚趾屈曲和伸展。

骨间肌扳机点引起的疼痛位于脚趾上面,常常延伸到脚趾下面。有时候疼痛会覆盖整个足前部并上行扩散到胫骨前部。骨间肌扳机点常常导致足前部抽筋和肿胀。

5.小趾展肌

小趾展肌的功能是使小趾向外侧伸展,这个动作可以在身体左右摇摆时控制足部左右摆动。

小趾展肌扳机点引发的疼痛位于小趾展肌上,就在足部外侧缘靠近足跟的部位,有时候会稍往上扩散到外踝,这种疼痛有时候会感觉像扭伤导致的疼痛。

6.腓肠肌

腓肠肌与膝后部上方的股骨下端相连,腓肠肌在小腿后部1/2处形成跟腱,然后跟腱下行并附着在跟骨上。

足弓疼痛是腓肠肌扳机点的主要症状,疼痛可能传递到大腿或膝后部,以及往下被传递到内踝,还可传递到足跟外侧。

6.趾长屈肌

趾长屈肌是脚趾的长肌肉,趾长屈肌位于胫骨后部,与胫骨后肌并行于小腿后部主要肌肉(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之下。对保持身体平衡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趾长屈肌扳机点会导致患者走行时足底跖骨弓和脚趾下方疼痛。其典型症状为大脚趾下面麻木和刺痛。

7.胫骨后肌

胫骨后肌位于胫骨和腓骨之间,附着在胫骨、腓骨和小腿骨间膜上,被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覆盖。胫骨后肌的长肌腱缠绕着足跟内侧,然后向前连接足弓中部的几块肌肉。其功能是足部内翻和向下屈。

胫骨后肌扳机点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跟腱,尤其是在走路或跑步的时候,有时候疼痛会扩散到小腿后部、足跟和整个足底。

8.小趾短屈肌

小趾短屈肌在行走和跑步甚至在身体调整重心的时候,小趾短屈肌保持身体平衡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

小趾短屈肌扳机点引起的疼痛位于足部外侧、小趾下面。

·培训

各有关市(县、区)卫生医疗单位及个人:

七十年代初,医院成立《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以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为核心,王有刚、张德新、符史发、段俊峰为成员,组成6人研究小组,开始从事脊椎病研究;后来、总医院又抽调一部分医生加入研究团队、主要以魏征、龙层花、段俊峰为主。该法对各种颈椎、腰痛、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扭伤等病症,疗效确切、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为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推广应用。并开始举办短期培训班、现已全国培训龙氏弟子5万余人左右,多数成为治疗一线的主力*、有的开始举办《龙氏正骨》培训班。

龙氏正骨即(脊椎病因治疗)龙氏正骨手法以脊柱解剖、生物力学和脊椎病因理论为基础、运用独特的“三步定位诊断法”及纠正脊椎错位的“四步十法”,具有科学严谨、定位准确、无痛安全的特点,是既治标又治本的脊椎病特效治疗方法。

龙氏正骨治疗特点:硬手法和软手法。

龙氏正骨第一代研究带头人——龙层花教授《原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

龙氏正骨第二代研究带头人——段俊峰教授《原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

龙氏正骨手法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组织劳损,关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效方法。这种手法既治骨又治软组织、具有准确、轻巧、无痛、安全及有效的特点,对各种脊髓型颈椎病、各种腰痛、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扭伤等病症,疗效确切

段俊峰

段俊峰:著名脊椎病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接班人,七十年代初与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开始从事龙氏正骨手法研究40多年)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脊柱诊疗协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外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法微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康复与理疗学会副主任委员,全*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推拿理疗中心顾问,广州*区康复理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物力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省康复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脊柱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康复、颈腰痛杂志、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段俊峰

段俊峰教授毕业于第一*医大学、北京医科大学,70年代初与魏征教授、龙层花教授从事《脊椎病因治疗学即龙氏正骨推拿复位手法》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至今40余年。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课题,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微型外科”(微针介入)治疗法,擅长于治疗各种疑难性颈肩腰腿痛类疾病如各型颈椎病、颈性眩晕、颈性头痛、顽固性肩周炎、网球肘、狭窄性腱鞘炎、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增生性骨关节炎、跟痛症、骨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等,无需开刀,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治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病人。

培训时间:

第89期:年1月6日—10日(5日报到)

地点:广州

培训地点:广州市凯港精品酒店

具体路线报名后短信通知

培训特点

不管你是有基础还是没有基础,咱们都可以学习。一次交费可再复训3次。专家手把手教学,现场指导练习随时纠正,现场自谢绝录音录像、发放脊椎病因治疗学书籍,内有详细记载各种治疗疾病的正骨手法,以及药方、临床案例等内容。

龙氏特点1

特色一:三步定位诊断法: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第二步:触诊、检查诊断定位法;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

龙氏特点2

特色二:颈椎正骨四步十法:1仰头摇正法;2低头摇正法;3侧头摇正法;4俯卧摇肩法;5侧向搬正法;6挎角搬按法;7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8侧卧推正法;9.牵引下正骨法;10.反向运动法。

龙氏特点3

特色三:胸椎正骨法五法:1单向冲压法;2俯卧双向分压法;3俯卧旋转分压法;4肋骨平推法;5俯卧定向捶正法。

龙氏特点4

特色四:腰椎正骨法10法:1双手重叠直接冲压法;2双手间接分压法;3俯卧牵抖冲压法;4俯卧牵引兜肚法;5俯卧摇腿揉腰(背)法;6坐式旋转摇扳法;7侧卧摇按法;8俯卧按腰扳腿法;9抱膝滚动法;10背晃法。

1

主讲:段俊峰教授

脊椎相关疾病概论

脊椎病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基础

脊椎病的病因、病机

脊椎病诊疗进展

脊椎病的影像学诊断

三步定位与诊断

颈椎病合征(颈椎正骨十法)

腰椎综合征及正骨推拿(腰椎正骨法十法)

胸椎综合征及正骨推拿(胸椎正骨法五法)

骨盆旋移综合征

李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