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损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力量来自何处你了解吗肌肉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www.zggylt.com/
力量本篇转自

肌肉群部分主要引自:费恩莱斯

训练要点

运动,每组12个左右(选择合适的重量/难度使得自己只能连续做12个),发力时呼气,复原时吸气,每肌肉群2-4组动作/次;

坚持,每周3次左右,每肌肉群每次之间间隔48小时(30岁以上间隔时间适当拉长);

拉伸,每肌肉群运动完成后须立即拉伸,选择合适运动,做到无痛有拉伸感的最大幅度,30秒以上。

肌肉群

人体拥有超过块肌肉,这些肌肉帮助我们实现行走、跑步、进食甚至是微笑。

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训练动作是根据肌肉的功能而设计,肌肉拉伸是根据肌肉功能的反方向而设计。当我们熟悉了我们经常锻炼的肌肉,知道了每块肌肉的肌肉功能、起止点、肌纤维走向,就相当于在脑海里构建了一个3D立体肌肉解剖图。

当我们要锻炼目标肌肉的时候,脑海里或是说意识里就可以非常直接的呈现出目标肌肉的相关信息,这样及可以更好地达到念动一致的神经联系,进而募集更多的目标肌肉参与发力,明晰不同的功能角度中肌肉所能承受力而定大小,这样才能极大提高训练效果。最重要的是到达思维灵活贯通,学会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训练动作。

突破自己的瓶颈,在实际训练中也更得心应手。

核心肌肉群

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

核心肌群的锻炼是几乎所有体育运动的重点,一个人无论看起来有多么强壮,如果其核心肌群薄弱,那终究只是个空架子。如果核心肌群没锻炼好,其他部位再怎么锻炼,整个人看起来还是姿势不正、弯腰驼背。

借助训练核心肌群的局部运动,除了可以减少脂肪囤积,也可以加强核心肌群的肌耐力,帮助核心肌群更有力地支撑上半身,达到改善姿势的目的。很多经典的动作比如硬拉,深蹲,俯卧撑,倒立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悬垂举腿等都会锻炼到核心肌群。

腹直肌侧腹肌下背肌肉群竖脊肌竖脊肌是我们背部最重要的肌肉群,他负责撑起我们的脊梁。

竖脊肌位于脊柱两侧(ErectorSpinae)是背部三组肌肉的总称,从头一直贯穿到尾。

由外至内分别是髂肋肌(Iliocostalis),最长肌(Longissmus),以及棘肌(Spinalis)。

部位:脊柱两侧,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上背肌肉群背阔肌背阔肌是我们背部最强壮的一块肌肉,它位于我们背部侧后方,像一对翅膀一样!是倒三角身材的关键!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斜方肌斜方肌(Trapezius)位于项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呈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成斜方形。斜方肌将肩带骨与颅底和椎骨连在一起,起悬吊肩带骨的作用。

起点:上项线的内侧三分之一和枕外隆突,项韧带和第1~6颈椎的棘突以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三分之一。

功能:抬高肩胛骨、伸展头和颈、转动头和颈、使肩胛骨回缩。

菱形肌背部深层肌肉,表层被斜方肌遮盖形状似菱形,菱形肌是维持身体挺拔的重要肌肉!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菱形肌同时收缩,使脊柱胸段伸直。

下肢包括臀部及大小腿肌肉群。

臀部臀大肌臀大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它们是对抗地球引力的主要肌肉。

部位: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可使髋关节内收。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臀中肌和臀小肌

部位: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层。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前部使髋关节屈和内旋。后部使髋关节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前倾,后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后倾。

腿部股二头肌

部位:大腿后外侧浅层,有长、短两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

止点: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外旋,长头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使骨盆后倾。

股四头肌

部位:大腿前面,有四个头。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股直肌可使髋关节屈,整体收缩使膝关节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大腿内收肌内收肌位于股部内侧深层的肌肉,与股薄肌一同起始于骨盆的联合腱,肌腹向下向前止于股骨的后面。以及膝关节内侧面的筋膜和韧带。此肌在肉食兽又分为耻骨肌、内收长肌、短肌和大肌。作用为内收后肢。

耻骨肌

部位:大腿内侧上部浅层。

起点:耻骨上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长收肌和短收肌

部位: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

起点: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自耻骨下支外面。

止点: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大收肌

部位:大腿内侧深层。

起点: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小腿三头肌

部位:小腿后部。包括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跟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屈(跖屈),腓肠肌还可使膝关节屈。远固定时,可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协助膝关节伸,维持人体直立。

内旋肌肩胛下肌

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窝内。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

大圆肌

部位:冈下肌、小圆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和伸。

外旋肌主要包括冈下肌和小圆肌。

冈下肌

部位:肩胛骨冈下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

小圆肌

部位:冈下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

其他肌肉群胸肌胸大肌胸大肌为一扇形扁肌,在胸廓的前上部,其外上为三角肌,其内部为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前锯肌(部分居于胸大肌下部)。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胸小肌胸小肌(Pectoralisminor)在胸大肌深面,为三角形扁肌。

部位:胸大肌深层。

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肩部肌肉群主要为三角肌,可分为前束、中束和后束。

三角肌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肱二头肌肱二头肌(Musculusbicepsbrachii)位于上臂前面,整肌呈梭形,控制着三个关节的工作,其功能在于使手臂弯曲以及支持手臂承受负荷。该肌肉分为两部分——长头和短头,二者借肱二头肌肌腱与骨相连。

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短两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可以让肩关节前屈、肘关节屈曲、肘关节旋外。当双臂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屈肘时,肱二头肌的作用最大。

肱三头肌

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伸;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前臂肌肉群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肱桡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并使前臂内旋或外旋和保持正中位。

桡侧腕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及前臂筋膜。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参与手关节外展、辅助肘关节屈和前臂内旋。

尺侧腕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前臂筋膜和尺骨鹰嘴。

止点:豌豆骨、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参与桡腕关节内收和肘关节屈。

旋前圆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突。

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前臂内旋,辅助肘关节屈。

尺侧腕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前臂筋膜及肘关节囊。

止点:第五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伸,参与手关节内收。

桡侧腕长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手关节伸,参与桡腕关节外展及肘关节伸。

桡侧腕短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三掌骨底。

功能:基本与桡侧腕长伸肌相同。

常用工具

哑铃

瑜伽垫

健腹轮

训练足够多后,偶尔条件不足时,也可幻想持有哑铃等器械的状态,驱动身体做出原本的器械运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