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每隔两天进行一次跑步锻炼。近日,刘先生在跑步后小腿前部很疼,蹲下后手拄地才能站立起来。一开始他以为只是肌肉疲劳,并没有在意。后来疼痛一直持续了两天,就医检查确诊为胫骨疲劳性骨膜炎。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是初参加运动锻炼的人较常见的运动损伤,表现为小腿疼痛,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运动。
小腿骨包括胫骨和腓骨。其中胫骨向内弯曲,有一定的生理弧度。胫骨除了起着连接关节间的杠杆和传力作用外,胫骨前侧也是肌肉的附着点。跑步或弹跳类运动(跳绳、打篮球等)中,由于人体自重、地心吸引力,脚和地面接触时会产生相对于体重2~4倍的冲击力。因此,跑步方法不当、肌肉拉伸不足、运动强度过大等情况都可使小腿内侧的胫骨骨膜受到应力性损伤和肌肉牵拉导致劳损,诱发胫骨疲劳性骨膜炎。
多见于3种情况:由于长时间在水泥地上或其他较硬的场地上运动,地面弹性差而造成的;运动中落地缓冲技术掌握得不好或使屈肌群过度疲劳所导致的;运动量猛增,跑跳练习过于集中,运动时间过长,使小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导致。
为什么不宜按摩
骨膜神经丰富,痛感明显,供血又不如肌肉丰富,因而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不可同一般的肌肉、肌腱、韧带炎症等采用按摩等刺激性强的理疗方法,以免加剧疼痛和骨膜损伤。
先冰敷再热敷
炎症急性期可多做冰敷,并遵医嘱外敷、内服消炎药及时管控炎症。急性期过后,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水毛巾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渗出物的吸收,可以配合针灸理疗手段等。
给跑步者的实用预防建议1.选择质软跑道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主要因强烈的震动与冲击使胫骨骨膜撕裂所致。因此,跑步时应尽量选择草坪、塑胶操场等地面平坦、质地较软的场地,避免在水泥路、柏油路等质地坚硬路面长时间、高强度的跑跳运动。此外,下坡路面可增加胫骨和脚掌的应力,跑步时应避开此路段。
2.选择合适跑鞋
建议选择有缓冲震荡作用的跑鞋,从而避免因震动与冲击导致的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甚至避免了较大冲击产生的全身性肌肉骨骼方面的伤害。
3.做好跑前热身
跑前做好腿部拉伸运动可促进腿部肌肉血管舒张,使肌肉及肌腱得到充足的血氧供应,提高肌肉耐力和弹性,有效保护胫骨骨膜免受过度的牵拉而防止劳损。可选择脚尖环绕,即脚尖点地,脚踝围绕脚尖画圈及弓步压腿的方式进行腿部肌肉拉伸。
4.掌握跑步技巧
跑步时前脚掌着地比脚跟着地的反冲力大,而且会使小腿后群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小腿肌肉反复牵拉胫骨骨膜,从而诱发炎症。跑步时两脚落地应轻松而柔和,脚触地面时应依次为脚跟-足中-前脚掌,同时应避免步幅过大,以免增加胫骨应力。
5.重视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会增加胫骨骨膜劳损的风险。健康人群跑步里程以5千米内为度;连续跑步时间以30~40分钟为佳;运动心率宜控制在(-年龄)次/分钟范围内,对于体弱且年纪较大者,安全运动心率应控制在(-年龄)×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