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中心本周,陆月仙医生为我们讲述了产后乳腺问题及处理的相关知识。以下是培训课程的详细内容。
乳房主要是由皮肤、乳腺腺体、支持腺体稳定的结缔组织和起保护作用的脂肪构成。其中乳腺体是乳房的最重要结构之一,主要由导管、腺小叶、腺泡组成。
泌乳1期:时间大致从孕中期开始,这一阶段可能会出现*色或红褐色的初乳,初次妊娠更为常见,被称为“锈管综合征”。
这是由于生成乳汁时,乳腺腺泡和乳管内的血管快速增加而导致的。乳汁的颜色从粉色到红色不等,一般可在数日内缓解,不影响哺乳。如果症状一直持续,而且为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建议到乳腺专科就诊。
泌乳2期:大约在产后3-8天,胎盘分娩出后,这一阶段可能会出现生理性涨奶,此时可以让宝宝多多吸吮,配合一些手法帮助宝妈缓解疼痛。
泌乳3期:乳汁量稳定后,该阶段多发乳腺炎。
在宝宝娩出后即刻(或半小时到一小时以内)给予肌肤的接触(skin-to-skincontactSSC),从而唤醒宝宝的本能,这对母乳喂养尤为重要。让宝宝自主寻乳自主吸吮,从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宝宝的胃容量较小,需要频繁喂奶,按时喂养会导致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安全感的培养和建立。
美国儿科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建议按需进行母乳喂养,也就是按照宝宝饥饿的时间,以及需要的奶量进行哺喂。按需喂养一是要考虑宝宝的喂奶时间间隔,也就是宝宝的饥饿时间,不能一哭就喂,这样容易造成宝宝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二是考虑宝宝的胃口,不要规定宝宝一定要喝到多少量。
乳汁淤积:哺乳期因乳腺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常有疼痛。
成因:
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口腔问题
乳头问题:过大,乳头内陷
乳汁过多
乳腺管不通畅
处理方法:按需喂养防止涨奶,专业手法通乳,冷敷热敷。
积乳囊肿:哺乳期乳房的某一小叶或导管因故发生堵塞,导致乳汁排出不畅,潴留于导管内,使之扩张形成囊肿;或因乳腺结构异常,乳汁储存局部形成带囊。
处理方法:按需喂养防止涨奶,专业通乳,穿刺抽液(断奶后)
乳头过大:调整含乳后仍无法顺利哺乳的,吸奶器或手挤乳汁
乳头凹陷:按正确含接姿势哺乳
乳头血管痉挛(雷诺氏现象):哺乳后温敷乳头
乳头破损:修复型的油膏外敷,破损严重的暂停患侧哺乳,手挤奶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多由金*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
哺乳期任何时候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常见,又称为产褥期乳腺炎。
局部表现:患者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更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硬(化脓后变软,有波动感),患侧淋巴结肿大或无
全身表现:全身不适,体温升高,脉搏加快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化脓后可出现高热寒战,大便干结,全身无力。
查验: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超声提示是否化脓。
病因:1.乳汁淤积: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口腔问题;乳头过小或过大、乳头内陷;乳汁过多;乳腺管不通畅。
2.感染:乳头破损;含乳睡觉;免疫力低下吸奶器使用不当。
早期治疗:按需喂养防止涨奶及专业通乳,冷敷热敷,抗生素,清热解*类中药如:蒲公英、夏枯草、白花蛇舌草、*芩等。
成脓期:继续哺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