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并不陌生吧,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也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症状,大家都认为人老了之后,可能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其实并不是如此。
有很多懂得保养身体的老年人,他们在平时对于身体健康特别的注重,并且也会采取一系列的养生方式,在平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做对身体不良的事情,这样的老人基本上骨质疏松的现象很少。
所以说骨质疏松这也是一种疾病,并且也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看似在早期症状并不是特别的明显,但是时间长没有加以管控,很有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骨头变得特别脆,此时可能自己仅仅是轻轻的移动,但是就会出现骨折的现象。
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危害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正确的认知这一种问题,并且还应该避免一系列的坏习惯,有很多坏习惯都会导致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甚至也会导致骨流失。
一、早期症状
首先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早期症状,这样以便于大家对骨质疏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出现这些症状时,能够及时的认知,医院去检查。
1、经常四肢乏力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喜欢外出锻炼,他们一方面是为了保养身体,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根本就闲不住,总想外出看看。但是如果某一段时间自己经常都会出现四肢无力的现象,肌肉无力甚至根本就不愿意外出,甚至都懒得下楼梯,那么在此时就应该注重起来了。
尤其是对于女性朋友在更年期时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而且也是主发人群,主要就是由于骨质疏松的骨量流失缺乏维生素d,所以才会导致肌肉无力特别的疲乏。
2、抽筋
可能在偶然间就会出现抽筋的现象,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现象比较常见,也很普遍,甚至还有大部分患者都觉得这都是由于着凉或者走路太多而导致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大部分情况下腿抽筋也和骨量流失有着很大的关系,接着抽筋就是肌肉痉挛,这样的情况基本上都出现在缺钙者的身上,尤其是在夜间睡觉的时候经常都会出现,夜间睡觉时,只要我们伸个懒腰可能小腿就会出现一个大疙瘩,特别的疼痛,此外在运动过量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二、导致骨流失的坏习惯
1、抽烟、喝酒
抽烟喝酒会无时无刻伤害着我们的身体,有很多中老年人在这方面根本就不注重,经常都会喝杯小酒,甚至还有很多老年人,明知道抽烟会危害身体健康,但是依旧没有加以管控。抽烟喝酒都会导致骨质疏松,也会导致身体当中的钙物质大量的流失,并且也会伤害肺部系统以及呼吸系统。
喝酒对身体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看似喝酒会伤胃,但是大量的喝酒也会伤害身体当中的其他器官,比如肝脏,肾脏等等,除此之外也会导致身体当中的骨流失,并且也能够让身体当中的维生素d消除。
3、饮食不当
有很多中老年人他们都属于重口味,但平时总喜欢吃一些较咸的食物,其实高盐的饮食习惯也会引起骨质疏松的现象,并且吃盐太多也会导致出现其他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等等,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要吃得清淡一些。
三、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补钙
我们人体在过了35岁之后骨量就会有所流失,所以在35岁之后就应该及时的注意自己的骨骼健康,可以适当地补充钙物质,但是一定要科学的补充避免盲目,可以适当地补充优质的蛋白质,比如喝牛奶喝豆浆,要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这样才能够让钙正常的吸收。
2、加强锻炼
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加强锻炼,锻炼是每一个人在平时很有必要做的事情,适当的锻炼可以让骨骼健康,也能够让腿脚利索。尤其是每天早晨起床半个小时之后可以适当的外出晨练,这也能够让我们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
虽然看似骨质疏松并不会致命,但是这种问题对于我们的身体影响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中老年人在平时一定要注重这几点要注意千万不要再做对骨骼有伤害的事情了,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几个坏习惯都是平时的隐形杀手,一定要及时的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