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三分钟学堂-下肢
胫骨前侧应力综合征是*事训练和运动损伤中常见的下肢疼痛的原因。国外最早关于它的相关描述为"应力性骨折"引起的胫骨相关疼痛。
国内对于上述临床症候群的概念命名表述较多,包括胫骨痛、骨膜炎、胫骨痛综合征、胫骨应力综合征、胫骨前侧综合征等,多以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应力性骨膜炎等命名,大多与*事训练有关。
相关研究认为,胫骨前应力综合征主要是由小腿胫骨前肌肉反复过度牵拉胫骨内前骨膜,局部应力增高引发。与胫骨应力性骨折、慢性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下肢缺血性疾病等症状相似,故诊断时需要排除上述疾病。
国内文献同报道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在武警新兵中的年发病率为13.6%。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5%~15%,在*队人员和运动员中的发病率4%~35%。在运动损伤相关疾病中,高达43.6%的跑步者发生该疾病,恢复到正常运动水平所需的时间为44~78天。
01
症状表现
临床上多为软组织损伤,位于肌肉区域,骨头或骨头和肌肉区域的骨膜交界面。通常为小腿上部疼痛,疼痛区域较长,沿垂直方向有隐痛。这种隐痛是按压痛,它是线状离散型的,而不是一个隐痛点。
一般在运动开始时小腿浅部疼痛,为软组织钝痛、伴发胀痛感,运动强度增加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02
发病机制
目前关于胫骨前应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大多数研究认为损伤的发生是因为重复地牵引和拉伸胫骨前的肌肉。重复地施加过度的应力,比如在混凝土路面上跑步,也是该区域损伤的原因之一,其可能会微创伤骨骼结构本身。
一般的损伤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
1骨膜炎和微骨折
之前我们讲过胫骨骨膜炎相关的内容,具体可参看PN三分钟:胫骨骨膜炎。有研究认为,张力增加可导致骨膜周围的炎症反应并诱发疼痛症状。
在微骨折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也常伴随有皮质骨的微骨折,并且与骨膜炎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关联。
2解剖学及生物力学因素
胫骨前部肌肉主要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和第三腓骨肌,这些肌肉可以控制足部和地面的接触,控制跑步等。这些肌肉的持续应力可能导致胫骨前侧骨筋膜的张力增加。
胫骨后方肌肉收缩力量对胫骨形成反复性的弯矩作用,该弯矩使胫骨产生了应力性作用及进一步的骨膜周围反应,并可能导致胫骨前内侧疼痛。
03
运动疗法
胫骨前应力综合征的常用治疗措施包括休息、冰敷、抬高患肢等,制动、物理治疗、下肢及足踝部拉伸练习等。
常用的预防措施有穿戴具有弹性缓冲作用鞋垫、下肢拉伸练习、下肢力量和协调性训练等。
在患者本人的应用方面,通常在给予疗程时,从修改训练计划以减少行走和跑步的量和强度、跑步时保持脚平坦或脚后部着地、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以让他们能忍受更大的强度和量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在这里我们给出了一些增强肌肉力量以及康复训练的方法,强度和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
一、脚趾前抬一步-双脚
二、静态支撑-单脚
三、脚趾前抬-2升1降
四、缓慢控制降低脚步-重复
五、静态支撑-双脚
六、脚跟行走
七、控制下落向前单脚跳
八、脚趾前抬一步-单脚
九、脚趾前抬一步-单脚壶铃负重
小结
胫骨前应力综合征多发于刚开始训练的新兵、新手,小腿前侧钝痛明显,临床上应该和胫骨应力性骨折、慢性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下肢缺血性疾病等相鉴别开来。可以采用一些保护和预防措施,改变训练计划,实施运动疗法,最大程度恢复如初。
以上是本期PN三分钟的内容,另外我们每月会在PhysioNetwork中文版网站上发布12篇由国际专家团队挑选的最前沿的高质量文献,想要阅读文献,您可以复制粘贴下方链接访问后到官方网站查看,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