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损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膝盖损伤ldquo髌骨关节痛rdq [复制链接]

1#

髌骨关节痛也就是膝盖前侧的那块骨头出现疼痛和不适。该损伤会出现在所有年龄阶段、任何体育运动中。

识别方式

通常为膝盖前侧出现疼痛,且可能会放射到髌骨后侧,平常“腿”打软的情况可能比较频繁。但明显的肿胀比较少见。

多数人的临床感受为“压痛”,这种“压痛”可能会在髌骨的任何位置。

且疼痛会在膝关节屈(弯腿)的动作下加剧。例如:深蹲、走楼梯等。

主要原因

1、过度使用膝关节,即使是在良好的动作模式下,频繁使用膝关节或者过度负重,导致膝盖负荷过大,同样容易产生损伤。

2、不良的姿势:膝内扣、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过度膝前屈(也就是下蹲类动作时,膝盖往前移动的太多)等,同样会导致膝关节负担增加。

3、髌骨外移(髌骨出轨):髂胫束、股骨外侧肌群(大腿外侧肌肉)紧张,导致髌骨的正常运动轨迹出现了外移情况,从而引起不适。外移严重可能需要手术。(一般比较严重的髌骨外移,通常是急性损伤所致)

4、足弓塌陷、足背屈受限(勾脚尖的活动度不足):足弓塌陷从而失去缓震能力,增加膝关节压力;足背屈受限会导致下蹲时膝盖过度前屈,从而增加膝关节负担

总的来说,就是从不同层面长期给膝关节造成负担,从而导致膝关节损伤、髌骨疼痛的发生。

改善方案、预防

注意:在康复期间,应该尽量避免任何极端的膝屈姿态。例如:单腿下跪、盘腿坐等,包括膝盖过度伸展的动作(膝超伸)。此类动作都会增加髌骨的压力,对恢复情况造成影响。

了解了基本原因,那么改善和预防也变得清晰明了。

且绝大多数髌骨关节的问题,通过物理治疗(非手术)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通常不建议手术,且髌骨关节痛的手术结果并不稳定。

1、松解肌肉:如果是髌骨轨迹外移,则需要放松大腿外侧肌肉,以改善髌骨的活动轨迹、减少髌骨压力,并加强股骨内侧肌(大腿内侧肌肉,膝伸关节处)。或腿伸直、放松,然后简单活动髌骨。适当松解拉伸大腿前后侧肌肉,提升柔韧性。

2、养成良好的动作模式和发力习惯:不膝内扣。下蹲时不过度前屈膝盖,减少膝关节压力。如果需要前弯膝盖,那么建议要缓慢和控制好姿势。

3、改善足背屈、改善足弓塌陷:加强胫骨前肌(小腿前侧肌肉,也就是锻炼勾脚尖)、松解小腿三头肌(小腿后侧肌肉),关于具体改善足背屈受限和改善足弓塌陷,我们会单独分享。

4、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离心力量(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肌肉为主):离心也就是肌肉被拉长时的控制能力,这样能很好地为关节分担压力。例如深蹲时下蹲的过程稍微慢一些(下放4s)。但注意,锻炼相应力量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膝关节中立姿态!(“腿打软”一部分原因也是大腿前侧肌肉离心无力所致,无力又是导致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5、激活并加强臀部肌肉:臀大肌和臀中小肌可以有效提升下肢稳定性,膝关节损伤的大多数都存在“臀无力”的情况。

(臀大、中小肌锻炼)

以上方案都可以在康复期进行,促进恢复,但要过程如果出现疼痛和不适,便立即停止改善动作或减小强度。

如果没有损伤,以上相应的姿势和力量锻炼,也可以有效预防“髌骨关节痛”。

在比较严重的情况,如果6个月的相应康复锻炼效果并不明显,那么核磁共振成像会有助于评估其它可能导致髌骨关节痛的原因(当然伤痛前期也可以先进行成像检查,以免耽误太多恢复时间,具体也可听从医嘱)。

重返运动

在重返运动之前,你必须可以模拟任何有关膝关节类的动作且没有明显的疼痛和不适。如果无力和疼痛仍然存在,那么建议不要着急进行相应运动,再康复一段时间,因为真的运动起来很多情况你是不可控制的。

且还是要在无痛前和没有不适的前提下进行相应运动。出现问题则立即停止运动并观察判断,即时做出调整。以免二次损伤。

你也可以使用护膝(针对保护髌骨关节的),但使用护具要记住,护具只是辅助物品,不是治疗手段,关键还是自身的提升!

养成良好的动作技术(动作姿势、发力模式)、运动习惯(锻炼练后拉伸松解相应肌肉)和相应力量的提升,对于预防损伤的发生很关键。

声明:本内容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具体个人情况需要自己负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