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损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复制链接]

1#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

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表现为局部红肿痛,硬块形成,疼痛影响行走。静脉曲张早期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一、下肢静脉曲张病因

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于持久站立工作或重体力劳动者,如售货员、教师及搬运工、*人等。女性生育多胎者及明显肥胖的人也较多见。

1.久坐久站:

长时间静坐或站立的人,比如白领、公务员、教师、保安、超市收银员等,特别是长期穿着高跟鞋的人群。

2.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用力时都需要腹肌的参与,结果使腹压增高,腹压的增高会使下肢静脉暂时性或间断性受压。

3.静脉异常:

比如吸*者,利用针筒吸*的人士,深层静脉的瓣膜容易受损。

4.静脉损伤:

小腿静脉受伤者,由于浅静脉壁和静脉壁瓣受伤,愈合后可能影响管壁弹性和瓣膜功能,从而受伤处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5.妊娠妇女:

妊娠妇女荷尔蒙会使静脉扩张,瓣膜不能覆盖静脉,不能阻止血液倒流;妊娠时子宫增大,压迫髂静脉,引起静脉内压力增高,而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同时,妊娠期盆腔内血流量增加,影响下肢血液回流。

6.先天瓣膜异常:

还有就是一些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再加上后天压力,于是便形成了静脉曲张。

二、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表现

若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临床症状较轻,进展较慢,多表现为单纯曲张,少数情况可有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等情况。

若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静脉回流受阻情况,则病情相对较重,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甚至下肢的肿胀及胀破性疼痛,后期则发生皮肤营养性变化,脱屑、萎缩、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的形成。

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腿部有酸胀感,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足踝水肿;

肢体有异样的感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局部坏疽和溃疡。

三、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措施1、物理疗法:

溃疡创面可用紫外线、氦氖激光或小剂量X线照射,可促进静脉回流,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2、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多采用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术,该手术较为简单易行,但手术后可并发一些不适或并发症,因此,术后的康复训练及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四、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康复1、术后1-3d病人可平卧和侧卧,患肢垫软枕抬高30°,膝关节可稍屈,以利静脉回流。

2、正确使用弹力绷带,自下而上包扎,松紧适度,以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不妨碍关节活动及保持足部正常皮肤温度为宜。弹力绷带一般使用2周后方可拆除。弹力绷带包扎要平整,避免近端卷曲压迫过紧。

3、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即应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膝关节屈伸及踝泵练习。如麻醉作用尚未消除,则可指导家属帮助被动活动。

4、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下床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后可逐渐过渡至随意活动,但不宜久站、过度活动或使足部长期下垂,且下床时必须有弹力绷带包扎。

5、进行直抬腿练习,加强股四头肌力量,改善下肢循环。

家庭康复护理—食物(番茄)治疗

番茄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家庭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洗几个绿色的西红柿,把它们切成圆形的片(或圈),然后放置在静脉曲张的节点和静脉毛细血管网。如果有必要,用绷带固定,直到皮肤上有一种刺痛感。如果无法忍受这种感觉,则一旦感到刺痛,立刻取下番茄,然后用冷水冲洗。

家庭康复护理—压力袜治疗

静脉曲张袜是一种具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功能的产品,借由力的作用和分布,在脚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在小腿肚减到最大压力值的70%-90%,在大腿处减到最大压力值的25%-45%。

压力的这种递减变化可促使下肢静脉血回流,有效地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压力。静脉曲张袜具有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的功效,但是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当交通瓣膜破坏时,内踝上部出现轻度肿胀、皮肤瘙痒及色素沉着等症状,医院就诊。

家庭康复护理—运动疗法

静脉曲张运动疗法以姿势、肌力收缩为主,姿势可以选择倒立位或者双下肢高于心脏水平位,通过重心作用,让双下肢静脉回流加快,缓解双腿的酸胀感。肌肉收缩则通过踝泵、垫脚来改善下肢静脉回流。

水平垫高位

踝泵运动

垫脚运动

五、下肢静脉曲张预防1、加强下肢力量练习,充分利用肌肉泵的作用

全身性运动时有大量血液因运动的需要而流到下肢,同时由于下肢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肌肉收缩时对血管产生压迫,从而促进血液从下肢回流到心脏,减少血压囤积在下肢,肌肉的这种现象称之为“肌肉泵作用。通过锻炼,加强下肢尤其是小腿肌肉力量能有效的增强肌肉泵的作用,从而预防和缓解下肢静脉曲张。

2、注意保护患肢,切忌碰撞损伤,每晚用温水热敷两腿

3、保持理想体重,穿戴有压力梯度的弹力袜,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

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过重的力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如教师、警察、外科医生、护士、售货员等),最好穿弹力袜套,使浅静脉处于被压迫状态;妇女经期和孕期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殊的关照,多休息,要经常按摩腿部,帮助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

4、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的姿势,按摩可促进静脉回流。

5、热水泡脚和抬高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能够缓解水肿等症状。

6、下蹲、交叉腿、盘腿、“翘二郎腿”、膝下垫枕、长时间采用坐位等,均可影响患肢血液回流,应尽量避免。

7、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戒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尽量应用坐式冲水马桶。

8、避免足部及小腿碰伤。由于静脉曲张后,静脉结节的管壁较薄,且常与萎缩的皮肤相粘连,轻度损伤便可引起破裂出血,由于循环障碍,破损后容易感染,不易痊愈。

下肢动脉曲张动画演示

本期编辑:Candy

长按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2#

膝关节是人体运动链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也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关节。跑步时,膝关节除了要承担体重的重压,还要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因此膝关节是跑步中易损伤部位之一。

一、膝盖的结构

膝盖是由骨头和韧带组织的关节。韧带有着稳定膝关节,帮助我们做各种动作的重要作用。

二、膝盖损伤分类

运动外伤

跑步时摔伤,与人冲撞,瞬间承受巨大的外力,从而造成的受伤。膝盖的常见运动外伤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

1、内侧侧副韧带损伤

原因:跑步时候膝盖外侧收到强烈的冲击或者膝盖向下强烈地扭曲,很容易发生。

2、外侧侧副韧带损伤

原因:摔倒时候,从膝盖内侧收到强烈的冲击而引发。

3、前十字韧带损伤

原因:跑步时急停或者急转向时候容易扭伤膝盖。膝盖下方后侧收到强烈的冲击时也容易发生。

4、后十字韧带损伤

原因:膝盖下方剧烈接触较硬物体时候易发生。

重要信息

一旦受伤,要记得及时采取RICE(安静、冷却、压迫、抬高)应急处理。

运动损伤

过量跑步引起的骨骼、肌腱、肌肉等疲劳造成的损伤。膝盖的运动损伤有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弹跳膝、骼胫束炎等。

1、2是膝盖韧带炎(弹跳膝)

(标题序号与图中序号相匹配)

常见于已经过了成长期的跑者,因为反复的跳跃性动作使膝盖承受负担,导致膝盖韧带和大腿四头肌疼痛。

3是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标题序号与图中序号相匹配)

常见于正在成长期的跑者,膝盖韧带与胫骨的链接部分剥落并引发炎症。

4是骼胫束炎

(标题序号与图中序号相匹配)

是一种由于骼胫束与大腿骨的外侧摩擦而引发的炎症。膝盖外侧部位会感到紧张、不适,并渐渐出现疼痛感觉。这种疼痛在跑步时候很容易出现,休息一会会有好转,但是继续跑步疼痛会再次出现。

三、预防膝盖疼痛

通过进行大腿的伸展运动可以预防受伤及消除疲劳。

1、大腿前侧伸展法一

坐在地板上,两脚并拢向前方伸展

将双手置于臀部两侧支撑身体

将任意一侧的膝盖弯曲;

将脚后跟置于臀部旁边。

*若轻松完成,进步下一个步骤。

一边吐气,一边慢慢将身体向后仰;

双手肘部贴住地面,并保持该姿势;

请注意不要抬起膝盖和腰部;

另一侧也重复相同动作。

可以尝试将伸展的脚直立起来。这样能让大腿得到充分的伸展;

另一侧也重复相同动作。

2、大腿前侧伸展法二

将两脚脚后跟并拢,身体站直

弯曲右侧膝盖,右手抓住右脚的脚步;

注意保持平衡。

*若轻松完成,进步下一个步骤。

再加上左手,用两只手抓住右脚的脚背;

背部伸直,把右脚的脚后跟往臀部提拉;

将膝盖往腿轴的后面拉;

另一侧也重复相同动作。

侧卧在地面上;

弯曲右侧膝盖,右手抓住右脚的脚背;

左手向头部上方伸展;

将脚后跟往臀部提拉,将膝盖向后方提拉。

3、大腿后侧伸展法一

仰卧之后将膝盖立起;

右侧膝盖保持弯曲状态向上抬,两手抓住右脚脚踝的上方一点部位;

将右脚抬起,让右侧膝盖慢慢伸展。

抬起右脚时,将其拉往胸部方向;

让右侧膝盖慢慢伸展,如果感到大腿后侧正在伸展的话,就暂时保持该姿势静止;

另一侧也重复相同动作。

尝试将抬起的脚的膝盖完全伸展。不只是大腿后侧,连小腿肚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伸展。

4、大腿后侧伸展法二

准备一张高度到裆部左右的桌子或椅子;

背部伸直,保持直立状态将右脚脚踝置于桌上

*若轻松完成,进步下一个步骤。

一边吐气,一边慢慢将身体前屈;

如果伸展的腿的大腿后侧有被拉伸的感觉,就暂时保持该姿势静止;

上身倾斜度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调节,不要勉强。

5、大腿外侧伸展法

右脚前置,呈交叉十字状站立;

不要让膝盖弯曲,慢慢将身体导向右脚一侧;

如果左脚的大腿外侧有被拉伸的感觉,就暂时保持该姿势静止;

另一侧也重复相同动作。

(文章来源:康复医学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