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损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体表神经解剖大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为何复发 http://m.39.net/pf/a_6188313.html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来源

坐骨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

走形

1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梨状肌下孔)穿出,抵达臀部

2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在到腘窝以后,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梨状肌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

坐骨神经体表定位

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分为3等份,在其上、中1/3交接处做一点A,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连线也分为3等份,其内、中1/3交接处又做一点B,以上两点之间做一微向外突的弧线经臀横纹至腘窝上角,即为坐骨神经的表面投影

坐骨神经出梨状肌处的定位

大转子(A),髂后上棘(B),坐骨结节(C),D为A和B的中点。AB连线在梨状肌上缘。D点垂直向下3-5cm为坐骨神经。可以做坐骨神经阻滞定位。

腘窝处坐骨神经定位

在腘窝皮肤皱褶处划线,并向头侧作中垂线,中垂线上8cm处向外侧1cm

易损伤部位

1、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上变异,致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而产生腰腿痛

2、上、下孖肌,股方肌,闭孔内肌刺激压迫坐骨神经

3、股二头肌压迫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损伤机制

其路径由骨、肌腱、肌纤维及韧带围成,当坐骨神经在通道行程中受到如外伤或寒冷等刺激因素引起的深层软组织的炎症、局部渗出、水肿使组织内压升高,深部伴行静脉淤血,压迫神经尤其是近端的坐骨神经滋养血管时,即可出现相应较顽固的坐骨神经痛症状。

徐立伟主任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曾经跟随针灸名医郑健山、尤文君、金安德等老专家学习,获得针灸真传。工作以后:师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陈跃来、齐瑞等中青年博士专家学习康复技术,师从上海针灸推拿中心沈国权主任、是有康老师学习整骨技术。

近年来徐立伟主任重点研究针刀医学,年在北京汉章针刀总院学习三个月,跟朱汉章老师弟子施晓阳崔秀芳,王海东,卢胜春等针刀名医学习详细的掌握了针刀的各种治疗方法。潜心钻研脑针,超微针刀,筋膜针疗法,拨针及平衡针灸,董氏奇穴等各种针法系统掌握运动解剖及肌肉的功能评估。基本功实,带领科室人员熟练的运用灸针刀及各种康复理疗手段治愈患者数万例,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

主治病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面瘫,中风偏瘫,各种骨质增生,腱鞘炎,手脚麻木,慢性鼻炎,咽炎,耳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阳痿,肩周炎等内外科疑难杂症。

隐神经

起自股神经,在股三角内伴股动脉外侧,下行入收肌管,隐神经的起点距腹股沟韧带的距离mm

走行

在收肌管下端穿大收肌腱板,行于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

在膝关节 内侧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行,分支分布于髌骨下方,髌下支穿收肌管前壁的腱板行于膝关节囊内侧面

在小腿 分布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体表

易卡压部位

髌下支穿收肌管处(穿出点周围均为致密结缔组织)

肩胛上神经

肩胛上神经来源

属混合神经,其纤维起于由第5、6颈神经前支形成的臂丛上干,第4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也可能参与其组成

走形

1肩胛上神经(黑色箭头)自臂丛发出后,经颈后三角(位于锁骨上缘,斜方肌前缘及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向外下方走行,经斜方肌和肩胛舌骨肌深面,至肩胛骨上缘的肩胛切迹处,经肩胛上横韧带深面至冈上窝

2肩胛上神经通常在肩胛切迹远侧1cm处发出2运动支到冈上肌;在肩胛

上横韧带近侧或其下方,发出上关节支至喙锁韧带、喙肱韧带、肩锁关节和肩峰下囊。主干继续向下行向冈盂切迹,并发出下关节支到肩关节囊后面,继而肩胛上神经急转绕过肩胛冈,穿过由肩胛下横韧带和肩胛冈组成的骨纤维管,转至冈下窝内分2~4支运动支支配冈下肌

损伤因素

周围神经损伤可由牵拉或压迫所致,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和传导损伤,神经纤维内轴浆流运动受阻,流速减慢,流量减少。这些变化与致病因素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并逐渐由可复性改变转化为不可逆损伤

易卡压部位

1肩胛上孔(黑箭头)由肩胛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围成,其体表投影在肩胛冈中外1/3交点上1cm处,距皮肤深4.5cm

2肩胛下孔(黑箭头)由冈盂切迹和连于肩峰根部及肩胛骨背面的肩胛下横韧带围成,其体表投影位于肩胛冈中外1/3交界处下方2cm处的深面,距体表3.93cm

损伤后临床表现

肩关节后方钝性疼痛,肩关节过度上举时症状加重。肩胛上神经近端的病变要比神经远端病变疼痛明显,这与神经感觉支的起点有关,还有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受累的肩关节功能障碍,一些患者病变的肩关节肌肉萎缩

疼痛特点

神经的近端损伤,触痛在锁骨与肩胛冈之间的三角区域内。神经的远端损伤,触痛在肩胛盂切迹。肩关节外展及外旋受限。臂交叉试验常用作肩胛上神经损伤的检查,双臂交叉时肩胛上横韧带紧张并且引起神经刺激疼痛

腓总神经及其分支

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的主要分支之一。沿腘窝上外缘经股二头肌内缘下行,至腓骨头后方并绕过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即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两终支

腓总神经体表定位

从腘窝上角,经股二头肌内侧缘至腓骨小头下后方做一连线,即为腓总神经的表面投影

腓总神经受损表现

下肢瘫痪(足背屈外转及伸趾障碍)、腓总神经瘫痪、小腿前外侧疼痛

腓浅神经

行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分出肌支支配上述两肌

腓浅神经体表定位

(1)自腓骨颈外侧自腓总神经分出后,沿腓骨长、短肌之间下降,在小腿中、下1/3处穿深筋膜浅出为皮支,继续下行至足背及足趾,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侧皮肤。

(2)在小腿中、下1/3处穿深筋膜浅出为皮支

腓浅神经易损伤点

腓骨长肌点: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

腓骨短肌点: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2/3与下1/3交点

腓深神经

在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间,后在胫骨前肌与拇长伸肌之间下行至足背。分布于小腿肌前群、足背肌及第1、2趾背面的相对缘皮肤

腓深神经体表定位

腓骨小头内下侧为一点、胫前点为一点、足背横纹上踇长肌腱内缘为一点,三点连线为腓深神经在下肢的体表投影,续下行至第1、2趾背面

腓深神经易损伤点

胫骨前肌点:小腿前侧上1/3与下2/3交点,胫骨前嵴外约2cm处;

踇长伸肌点:小腿前侧中线上,踝关节上方5-6cm处

趾短伸肌肌腱:见上图

医院康复理疗科简介

医院康复理疗科设有独立开放的专科门诊和住院部。科室充分发挥针刀医学的优势,在针刀专家徐立伟主任带领下,开展的业务有针灸、推拿、无痛针刀疗法、超微针刀疗法、宫氏脑针疗法、拨针疗法、火针疗法、水针疗法、平衡针灸、臭氧注射、冲击波治疗等中医微创治疗技术及手法正骨、牵引理疗、脑卒中后遗症康复、小儿脑瘫康复、骨伤康复等。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及各类腰腿痛疾病和慢性疑难杂症的治疗上有独到之处。

武威市针灸、针刀普及班

学习方式:小班化教学,报名请提前预约。

报到地点:医院康复理疗科

联系方式:陈永年:

杨圣文:

何芙蓉:

◎声明:本平台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