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拳击时代
上一期我们就拳击运动的损伤与防护做了一些基础的讲解(点击查看),本期《进阶篇》继续深入探讨这个普遍的训练盲点。
进阶篇
大家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年,拳王泰森对阵威廉姆斯,泰森中途因半月板损伤,不得不得遗憾收场。泰森为何半月板突然损伤,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吸*,对训练有所懈怠有关。
而其他拳王,如大卫海耶,也有跟腱撕裂。著名泰拳拳王雅桑卡莱,亦有半月板的撕裂。
在初学者当中,最容易的运动损伤已在《基础篇》中阐述(点击查看)。
但对于每天需要高强度的专业运动员来说,下肢的损伤也较为常见,其中以膝关节、踝关节损伤多见,一般以慢性的磨损为主,少数是急性的半月板损伤或者是跟腱撕裂。
他们之中,损伤并非由于热身不充分引起,而是高强度训练当中的关节磨损。
下面简单的说一下膝关节(尤其是半月板),踝关节的损伤机制。希望大家在训练中应以为戒,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
膝关节以及半月板
膝关节可以做屈伸运动,甚至可以小幅度的内外旋。半月板是位于股骨和胫骨间的两块纤维软骨,其作用是加深关节窝的深度,使两个关节面相互适应,增加接触面积,减少振动。
而半月板可以随着膝关节的运动而轻微移动,当急骤的伸小腿并强力旋转时,非常容易造成半月板的损伤(旋转蹬地、踢球等)。由于半月板是纤维软骨,损伤后几乎不可逆。
除了半月板损伤,如果膝盖两侧力量不均,膝关节在活动中也极易磨损。
而在拳击运动当中,长时间的站立跑动跳动,容易引起膝盖疲劳,力学不稳定,也容易磨损。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
由于膝关节的结构错综复杂,运动原理也不能三言两句讲清,下面仅仅介绍几种可以锻炼的方法:
①静蹲(靠墙蹲),要求是没有痛感,脚自然分开到与肩同宽,外八字,膝盖朝着脚尖的位置。
②弓步行走,速度放缓,每次前脚膝盖都尽量到90°,腰背挺直,可适当手提重物。
③劳逸结合适当的运动后放松关节,要会拉伸前后肌群。
踝关节与跟腱
扭伤:踝关节在跖屈(脚掌下压)时最为不稳定,拳击中,后脚蹬地后的某些剧烈的动作可能会导致韧带的过度牵拉。
跟腱损伤:跟腱是小腿三头肌在足跟上方融合的产物,一般损伤的原因是小腿三头肌反复的收缩,跟腱长时间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容易发生在跑步(例如刘翔)登山运动员上。而在拳击运动中,这种损伤似乎也是司空见惯,因为专业的运动员每天需要高强度的跑步和跳跃。
踝关节周围肌肉较少,我们能做的只有缓慢牵拉跟腱,防止踝的疲劳。
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的共同点都是因为疲劳引起的,而专业的运动员高强度锻炼已经是家常便饭,这些伤病不得不长期伴随他们。
而我们业余爱好者,应该在锻炼中劳逸结合,合理分配训练时间。训练前的热身和训练后的拉伸放松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跳绳:反复弹跳会对膝关节有挤压,错误的跳跃方式会导致脚踝、膝、脊柱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跳绳时应当膝盖微微弯曲、前脚掌着地。
激烈对抗中的头面部损伤
笔者暂时没有参加正规比赛的经历,但比赛中的擦伤难免会有,我们在对练时佩戴好防具、穿戴12oz以上的拳套即可避免。
以上是我总结的拳击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总结来说:
1、绷带的正确使用。尽量买正版且纯棉舒适的绑带,完美贴合手部,减少对手的摩擦。
2、拳击手套的选择。初学可使用入门款拳套,但是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选择拳套上必须考虑到拳套磅数(磅数越高,拳套越厚,对手的保护性越好),对手腕的保护程度(比如说腕部系带性和魔术贴性,系带性更加贴合手腕部,对手腕保护也越好)、拳套击打手感。一定要购买正版有保障的拳套。
3、对练时使用防具
4、充分的热身,上肢如肩关节、腕关节。下肢肌肉激活等。训练后的肌肉拉伸放松等等。
拳击运动是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希望大家合理认真对待运动过程中的损伤,做好防护,才能更好享受拳击带来的快乐。
本文转载自:拳击时代
作者:文旦
推荐阅读:干货|拳击的损伤与防护—基础篇拳击VS综合格斗,到底哪个更安全?格斗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脆弱的脖子??—END—这里只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