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媒体刊文解读大陆南沙建岛的意图及策略思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15日在例行招待会上表示,“中国对包括赤瓜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图:2014年5月15日,菲律宾外交部公布了一组显示中国在南海南沙群岛填埋暗礁扩大陆地范围的照片。菲方表示,中国在几周前将泥土和材料运到赤瓜礁,开始填海,面积达31公顷,可能是要兴建机场跑道或者*事基地。 原标题:大陆南沙建岛的意图及策略思考 4月底开始,一张中国大陆在南沙赤瓜礁填海造陆的照片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照片显示现场有数艘中国大吨位船只正在赤瓜礁附近作业,已填出0.1平方公里的人工岛。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6月5日称, 在南薰礁和华阳礁海域发现一些装载开垦荒地设备的中国船只,它们可能用于南海填海造陆工程 。6月初,据本港《南华早报》报道, 中国计划斥巨资在永暑礁建造机场。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15日在例行招待会上表示, 中国对包括赤瓜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如果中方在赤瓜礁进行什么建设,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 6月9日,针对永暑礁建机场传闻,华春莹再次表达了类似立场。迄今为止,中国*府只强调这是自己的主权权利,对南沙填海建岛未置可否。根据以往经验,这种态度表明中国间接承认建岛传闻,中国很可能在赤瓜礁、永暑礁等岛礁上进行系列的基建维护和人工岛建设。 加强南沙岛礁建设的原因 谈及填海建岛原因,首先是为了弥补旧有的基建欠账,强化南沙力量存在。长期以来,越菲在其侵占的岛礁上动作不断,推动部分岛礁基地化。越南在鸿庥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中礁等较大岛礁上均有数十至数百不等的驻*。其中,南威岛上修建有侦察阵地、码头、机场,部署了加农炮等重武器,并驻守有约550人的*队。而越南在整个南沙的驻*已达2000余人。 菲律宾在其所占岛礁上修建了两个小型空*基地,将其中的3个岛礁建成陆*基地,其在中业岛上修建的机场甚至可以起降C-130大型运输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南沙所控的岛礁上的设施是最简陋的,为上世纪90年代为驻礁士兵修建的钢筋混凝土高脚屋。在南海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下历经20多年,这些设施如今急需修复与扩建。鉴于条件好的岛屿都被越菲等方侵占,在和平状态下,经营好手上控制的几个岛礁也就成了中国在南沙巩固存在的基础。 其次,是为了给越菲 颜色 ,以打击其嚣张气焰。针对越南、菲律宾等国侵占南海岛礁,不断改变现状的行为,中国以往主要通过外交和舆论手段对其进行施压或谴责,苦口婆心的做越菲等国的工作,要求其停止挑衅行动,早日回到双边谈判桌上来。然而,没有实力和实际行动做后盾的外交永远是无力的,越菲不仅对中国的抗议置若罔闻,而且变本加厉,完全视相关国际规范及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废纸,加快推动在所占岛礁的*事、社会、*治及经济存在,鼓吹南海争端国际化和多边化。特别在近期,越菲焦躁感加剧,担心形势发展日渐对其不利,借重区域外国家在南海滋事的势头空前高涨。 既然如此,中国采取对等行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中国需要通过行动让越菲认清现实,间接制衡其在南海的扩张,维护南海的和平秩序。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建设将给越菲以迎头痛击,有助于迫使越菲克制其单边行动,回到谈判桌上来。 最后是为远海乃至远洋战略投棋布子,将南沙所控岛礁打造成前进基地。随着中国坚定走向远海与远洋,中国越来越需要在南海中南部获得必要的侦察预警和补给支援基地。而南沙恰好处于关键位置 它既可辐射整个南海中南部,弥补中国在此侦察及预警的漏洞或不足,还可以作为投射力量的倍增器,强化中国海上力量向南海南部甚至印度洋的延伸力度。 对于中国远洋战略而言,南沙群岛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西沙群岛。但南沙距离西沙和中国本土遥远,因此海南岛及西沙基地的重兵在南沙的辐射效应急剧衰减。而且,中国现有所控南沙岛礁没有机场、没有大型码头,一旦发生意外事件,中国力量也很难对其进行快速驰援。此外,中国在此缺乏必要的自卫能力。中国控制的几个岛礁也几乎为越菲所占岛礁包围;而且这些岛礁地貌多为环礁或台礁,自然条件较差,无法部署大型装备以及驻守大量人员,岛礁上的守备力量多是以班为单位的轻武器小型武装。因此,目前的岛礁不仅不能作为中国力量延伸的有力跳板,战时反而很可能沦为中国*府和*队的包袱。要改变这种局面,在南沙填海造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战略手段。 岛屿建设该奉行什么策略 要想良好地贯彻上述意图,中国建设的岛礁至少应满足以下两大功能需求。一是作为必要的力量存在,这些岛礁的守备力量战时要能自保,不能成为越菲等国的 人质 或浑水摸鱼的对象。这要求中国在此的总兵力至少要增加到营级甚至是团级规模,还要增添必要的侦察打击装备,如此方能与越菲等国在南沙的力量形成一个基本的平衡。 二是作为前进基地,这些人工岛必须拥有规模合适的机场和港口,以便拥有较强的补给能力。比如南沙群岛拥有长1千米以上跑道机场的岛屿 太平岛和中业岛,即是南沙最大的两个岛,面积分别为0.432和0.37平方公里;而马来西亚修建的有超千米跑道的弹丸礁人工岛,面积也达0.35平方公里。可见,若想有较大规模的驻*和前进基地,意味着岛屿面积不能太小。 当然,岛屿建设也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生态环境。中国所控制的几个岛礁都是细长的礁盘,绵延几公里甚至数十公里,涨潮时大部分面积没入水下,露出水面的部分往往被分割成多个单体,可用面积相当有限。远离本土在这样的礁盘上填海造陆是一项成本极高的工程,大部分的沙石土木钢筋等建材都要从遥远的西沙甚至本土船运而来,然后借助大型装备在海上施工,成本通常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生态环境是需要考虑的另一大问题,如果建设的岛屿过大,施工周期过长,很有可能破坏岛礁周围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 为此,最好的办法是根据功能进行分散布局。既然是人工岛,中国就有更多选择,没必要像中国台湾地区、越南和菲律宾那样将诸多重要功能都集中在某一两个岛上;而且在群狼环伺的南沙,从防御的角度而言,单点主体基地的做法并非最优选择。最好的办法是搞3个左右规模类似的点,它们在功能上可以相互补充,在防御上可以互为犄角,相互倚重。 事实上,中国所控岛礁间的距离较近,具备分散布局的条件,各点与最近岛礁的间距多在50公里左右。分散布局当然也是量体裁衣和因地制宜的需要:永暑礁周边环境相对简单,礁盘面积较大,呈长椭圆形,适合建设机场;赤瓜礁礁盘面积较大,周边环境复杂,适合设置预警阵地,建设综合类基地;美济礁和渚碧礁都有条件不错的泻湖,适合建设港口和大型后勤补给点。若每个岛驻守1个连左右的兵力,并将机场、港口、侦察预警阵地、导弹炮兵阵地、后勤保障营地等分散部署到多个岛礁上,不仅能更好的实现既定目标,还能较好的缓解建设成本和生态环境压力。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 作者/胡波(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