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损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8岁男子暴力减肥月瘦10斤,身体却老化 [复制链接]

1#

这几天,我看到一则令人感叹的新闻。

38岁的吴先生家住在杭州,最近参加了单位体检,但令他深感焦虑的是,体检报告单显示他患有高血脂、高血压以及中度脂肪肝等病症,这使得他不得不在40岁之前就加入了“三高人群”。

医生为了让他身体健康,提出了一个建议:“管住嘴,迈开腿”,也就是说要减肥。减肥不仅能让体重减轻,还能让身体更健康。

吴先生看到了自己身体的改善,立刻采取行动,购买了一张健身卡。从那时起,他便充满毅力地开始每天的训练,每次都要上一节持续40分钟的动感单车课,并且把阻力调到最大,努力地骑行,以达到最佳效果。

吴先生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坚持了自己的减肥计划,结果成功地将体重减轻了10多斤,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双腿变得无力,尤其是每次上楼梯都特别困难:腿部的力量不够,而且膝关节也开始发出酸痛的感觉。

吴先生走进医院骨科,医生就他的健身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询问,并仔细检查了他的膝关节,最终确认他患有典型的运动损伤。

根据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吴先生的膝关节软骨面几乎完全磨损,这种病症在临床上被称为髌骨软骨软化,而在中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但对于吴先生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却是比较少见的病例。

医生经过详细探究后,最终确认了原因:吴先生骑了一个月的“动感单车”是导致他膝盖损伤的原因。他在骑行时,将阻力调到最大,还不断左右摇摆身体,这种不当的发力方法,使得他的膝盖受到了极大的负担,甚至比60岁老人的磨损程度还要厉害,令人难以置信。

医生表示:一个月的不当使用,就相当于膝盖正常用了20多年的磨损程度,膝关节老化成了60岁的状态。他进一步指出,这可能会导致患者长久受到膝盖伤害的影响,甚至终身受到影响。

膝盖骨,又称髌骨,是由髌骨与股骨之间构成的关节,关节表面覆盖着软骨,正常情况下,运动时软骨的摩擦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是如果力量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软骨过度摩擦,从而形成慢性损伤。

经过研究发现,由于软骨没有神经,磨损的早期症状往往被忽视,因此,当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处于更加严峻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早期发现和有效的治疗对于保护软骨健康至关重要。

其实,膝盖受伤在很多跑者中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有许多人会像吴先生一样,猛然上量,突击减肥,这些情况也不在少数。

髌骨磨损的一个明显的征兆就是膝盖弹响。当您弯曲膝盖时,如果出现弹响或者疼痛,应该立即停止骑车、跑步等活动,及时就医,及时止损,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运动对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去运动,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温柔的一刀”。因此,在进行运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遵循合理的运动原则,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跑步运动中,伤病的发生率很高,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自身原因造成,而且这种情况比例非常之高,达到了90%。

因此,要想实现无伤跑步,就需要从自身开始,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包括跑姿、训练计划以及跑步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跑步变得更加安全、轻松、有效。

老王分享10条“无伤跑步的秘籍”,帮助大家在跑步过程中保持健康,并且收获更多乐趣。

1、控制速度

跑步可以让你享受到久违的飞奔的感觉,但是不要一味地维持高速的运动,因为长时间的高速跑步会使你的肌肉和心脏受到极大的负担。你的肌肉无法支撑它,而且心脏也无法以高心率支撑下去,这样的高速跑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伤害,而不是带来更多的好处,所以十快九伤,慎重进行高速跑步。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跑步的速度也会有所差异。老王建议,如果你的目的是减脂、缓解压力或其他运动,最好以(-年龄)的心率进行跑步,这样更加安全可靠。

2、佩戴心率表,控制心率

使用心率表可以更加准确、直观地了解跑步时的心率,从而可以根据实时数据科学有效地决定是否保持、降低或增加目前的配速和强度,有效避免过度训练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因此,老王认为投资一块带有心率功能的手表或手环是十分有必要的。

3、控制跑量

除了控制速度外,还应当注意跑量的增加。原则是:每周跑量增幅不宜超过10%,但也不必每周都增加10%的跑量。更应当谨慎增加跑量,如果在增加跑量后感到不舒服,甚至可能需要减少跑量。

跑步时要保持舒适放松,精力充沛,跑完之后没有疲劳无法恢复的感觉,也没有酸痛等不适感,这样才能考虑增加跑量。但是,跑步时间过长也是一大伤害杀手,若不注意,可能会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生。因此,在增加跑量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以免受到伤害。

4、减小步幅

步幅越长,身体腾空的时间就越长,这样一来,落地时对身体的冲击力也就会变得更大,从而让骨骼肌肉韧带承受更大的受力,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跑者来说,若想保持健康或减肥,则无需追求太高的速度和过大的步幅。实际上,过快的跑步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甚至受伤。

5、落地轻柔

跑步时,大步幅落地会给脚步带来很大的冲击,长此以往,容易受伤。因此,健康的跑步者应该放慢节奏,让脚步轻柔,就像脚底装了弹簧一样。想象一下,当你接近你的爱人时,你是怎么轻柔地走过去的,不发出太大的声音,那么,你也可以用这种轻柔的方式来跑步!

6、跖球部着地,而不是脚尖着地

落地时,要确保脚部位置正确,跖球部(ballofthefoot)是最佳的定位点,也就是脚趾与脚心之间的那个位置,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脚踝的缓冲作用,从而大大减少对膝盖的冲击力!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跑步时脚尖着地,就很可能会出现一种奇特的姿势——踮着脚跑。这种姿势很容易导致小腿肌肉变得过度发达,因此,如果你发现跑步后自己的小腿肌肉变得异常发达,不妨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踮着脚跑步的习惯。

7、保持支撑脚膝盖微弯曲

这种略微弯曲的膝盖位置能够发挥出极佳的缓冲作用,就像弹簧一样,能够缓解落地时身体对脚的冲击,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膝关节过度伸直的不当姿势。不要忽略这一小小的变化,它有助于保护你的膝盖免受过度使用带来的伤害。

8、让重力助你奔跑

身体微微前倾,不是弯着腰,而是将重心落在身体接触点的前面,这样就会有种身体向前倾斜的感觉,然后自然而然的迈出一步,你会发现跑起来会更加轻松自如。这正是利用重力来辅助你跑步的秘诀,让你的跑步变得更有效率。

9、穿跑鞋跑步

听起来,这可能有点像是废话,但是如果你去公园或者操场,就会发现许多人穿着篮球鞋、旅游鞋、休闲鞋甚至是皮鞋在跑步,这一点可以很容易的得到证实。

跑步装备中,跑鞋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即使你不是一个装备控,也不要忽视购买一双专业的跑步鞋,特别是对于初跑者来说,一双合适的跑鞋可以减轻脚踝和膝盖的压力,保护你的双脚,同时还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

10、一定要学会休息

除了跑步,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跑步是一项剧烈的运动,给人体带来巨大的消耗,因此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忽视身体的恢复,继续奔跑,那就是在自我摧毁。

作为一个有见识的跑步者,不应该每天都跑,而应该采取跑步与休息相结合的方式,每周跑3-4次,这样不仅能强健身体,还能有效减脂减重,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老王认为,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但它能够在复杂性中保持着良好的平衡。只要身体能够保持平衡,就可以维持正常的运作状态,这样便可以避免受伤的发生。然而,一旦失去平衡,整个身体的调节机制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伤害的发生。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无伤的跑步训练,才能够在每次训练中取得更多的进步,从而增强耐力、提升速度、增强力量,让身体状况变得更加健康。

此外,为了保护膝盖,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一些可能伤害膝盖的动作,比如深蹲负重举杠铃、长时间蹲姿等,这些运动会让膝关节承受比平时多几倍的摩擦和重量,如果姿势不当或者不加以防护,就容易使膝盖受伤。因此,在进行这类运动时,应该注意姿势,并且做好防护措施,以免膝盖受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