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很容易,但同样容易受伤。明理法,很重要。
撰文:潇湘一子
站桩来源于数千年前的导引术,具有非常好的养生健体效果,但是,也同样有很多人因为站桩而受伤,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帮助到一些自学爱好者,在站桩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固。
01
最易受伤部位一:膝盖
膝盖如果严重受伤,几乎是不可逆的,而且对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常大。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到,膝关节的结构非常精妙,它是由各个方向的韧带来约束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旋转、扭动和位置变化。半月板则是提供一个光滑的接触面,减小骨头之间的摩擦受力及冲击力。关节囊提供润滑液,进一步减小骨头之间的摩擦,保持灵活性。最前面的髌骨则起到抵抗外力冲击,维持膝盖稳定和保护膝盖的作用。
这样一种结构,对于站桩和打拳来说,导致伤害的最大原因是在没有形成整劲之前,桩架或者拳架太低,腿部肌肉过度收缩紧张,从而形成对膝关节的过度集中用力,使半月板受到压迫损伤。
过低的桩架
而打拳的时候,很多习练者为了追求高难度动作,架子打得很低,同时膝关节经常做一些旋钮动作,这样也很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解决办法
/p>
第一、不要站低桩,膝盖微曲为最佳,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膝盖微曲就是指小腿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状态,保持大角度的圆融状态。
似直非直的桩架
第二、重心不要太靠前,这样容易把重心压在膝盖上,也不要太靠后,这样脚就失去了灵活性,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平衡状态,动态的去调整重心位置。有一句话是说:脚踩弹簧、跃跃欲试、扒地欲飞,就是要保持脚弓的弹性,就好比起跳前的那种可以随时弹射起来一样。
第三、提膝,这个做法的目的实际上是利用全身整体筋膜的张拉力,借用膝盖髌骨的过渡,造成一种滑车或者说是滚轮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撬棍的作用,从而分散身体重力对于膝盖的竖向压迫,从而保护膝盖。
滑轮
02
最易受伤部位二:腰胯
腰和胯本应该是两个部位,都有各自的要求。但是很多的初学者在站桩或者打拳的过程中,从体感上来说,腰胯并没有分家,是一体的。这个其实并不是什么错误,而是功力还没到,身体还没有松透的原因。
而腰胯受伤,其原因主要是过度使用腰胯肌肉力量造成肌肉劳损,而腰胯处的局部肌肉直接连系着腰胯关节的两侧,所以也就容易因持续的肌张力过大造成关节的变形,进而影响到整体的桩架或者拳架。就好比我们长期的坐姿不正也容易造成腰胯的问题一样。
对于还没有形成整体筋膜劲之前,容易产生腰胯局部用力紧张的做法有:尾闾前卷、命门后撑、泛臀、刻意坐胯、扭腰等。
为什么说前提是整体筋膜内劲形成之前呢?
因为整劲是长链力量,能积蓄的力量和产生的变形更多;而局部劲是短链力量,往往会造成局部肌肉更大的力量和扭转。筋膜是贯通全身内外的,能够将局部的力量更好的分散到全身,而肌肉是一两个关节的联系,能够消化分散的力量非常有效。
所以,在站桩中,运用局部的肌肉力量去刻意做某些要领,会造成紧张僵硬。比如在身体没有松透之前,去做敛臀及命门后突,就是用到的腹直肌、耻骨肌、腰肌、髂肌等等,维持这个状态一久,就会使得这部分肌肉的紧张僵硬。
长此以往下去,执着于各类功法练习的初学者,很容易造成肌肉的劳损。而且还有一个很不好的结果就是,使用肌肉力量去练习所谓的要领,很容易让我们忽视掉筋膜的力量,从而使我们要修炼的内劲擦肩而过。
解决办法
/p>
忘记那些所谓的功法要领,因为那些只是现象结果,不是要求。
当我们松透之后,肌肉自然松弛了,筋膜就自然紧了。而有弹性和韧性的筋膜在紧的状态之下,就会产生自然而然的收缩力,内家拳的内劲就是这么出来的。
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前期一定不能去练习各种要领,只有当我们自然松透了,能体会到筋膜弹性之后,那些所谓的前卷后突、上领下坠、外裹内膨等内劲会自然而然出现。
筋膜的拉力就像被撕开的胶
也只有到了这个阶段了以后,我们再去有意识的运用各种心法意念作用,去强化筋膜的劲力,这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的关节。
在打拳的过程中,身体的转动要用胯,而不要用腰,因为脊柱并不能很好的去承担横向的用力(螺旋缠丝劲也不是依靠脊柱的扭转)。
打一个比方,胯就像一根柱子的柱墩,脊柱是这根柱子,我们在转动方向的时候,要多自动柱墩,而不是转动柱子。这样的话,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脊柱,维持稳定,也能够让上下力能够更好的贯通。
03
最易受伤部位三:颈
颈部是我们头与身体的连接,因为面积小,所以血管、神经、淋巴、经络在这个部位比较密集,如果这个部位的肌肉紧张,就会形成收缩挤压状态,就很容易造成气血不畅和经络堵塞的情况,引起头晕、头痛、呼吸不畅等现象。
造成颈部肌肉紧张的原因也类似于第二点,是在没有放松前提下去做一些要领功法。比如有些朋友做虚灵顶劲,就是用力的将头往上顶。还有的人,发明出创新的虚灵顶劲做法:将一本书放在头顶,不让其掉下来。
你想呀,为了不让书掉下来,是不是要用力去顶着书,这就使得从颈开始,头向上顶,身体向下,就会形成一个上下分离的拉力,颈部自然会紧张,一紧张,就容易压迫阻塞,气血不容易上行到大脑,也不容易从头向下走。
而且,这样做,还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