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变冷,骨骼状况不佳的人又开始遭受骨痛。医院的邓教授虽然年过七旬,但依然笔直、肌肉发达紧实,加上多年治疗骨病的经验,无疑是骨骼保养的代言人。
骨头不好,或有3个症状
(1)骨痛
这里提到的骨痛通常是弥漫的,也就是说全身都是痛的,没有固定的部位,检查也找不到准确的柔情点,相反,如果检查发现某一部位特别明显的压痛,则有必要警惕骨折的发生。
(2)易发断裂
骨质不好,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骨质疏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质疏松。在情况下、更容易中,随着骨密度和骨硬度的降低,情况下、更容易偶尔会发生骨折和骨压缩变形,对患者的身心有很大影响。
(3)诱发驼峰
疼痛后,身长缩短,驼背。椎体前部大部分由松质骨构成,这部分是椎体的支撑,负重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柱前倾,加重背屈,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加重,驼峰弯曲度增大,导致膝关节明显挛缩。
如发现上述症状之一,应及时就医检查骨密度,如果我们不知道病因,只停留在疾病的表面,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人体骨密度在30左右时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到70岁时,骨丢失率基本可以达到70%以上,如果我们不注意骨骼的保养和预防,骨质疏松症会在不经意间毁掉我们的晚年生活。
骨质疏松症与哪些因素有关?
1、年龄因素: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可达40%以上,年轻人相关骨病的发病率仅为5%左右。。
2、饮食因素:食物中的碳酸、磷酸或草酸会与骨钙结合,加速骨钙流失,从而损害骨骼健康。
3、激素因素:雌激素减少会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量趋于下降,因此绝经后妇女易患骨质疏松症。
无论何种因素诱发骨质疏松症,kd多元元素均可减轻骨质疏松症。这种营养素不仅含有足够的钙,而且还含有两种活性因子维生素K和维生素D,可以帮助骨骼捕获钙离子,kd可以加速钙随血液的流动和转化,从而提高骨密度,保护骨质疏松症。
教授建议:两个保健运动可以使骨骼得到很好的恢复,增强骨骼
(1)脚跟上下
双脚并拢站立,双手放在腰上,或扶住墙壁等固定物体,以45度的角度向外张开脚趾,或者保持双脚靠近站姿姿势,脚跟会随着身体一起掉下去,小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会产生作用力,在脚是支点之前,把身体抬起来,在做这项运动的过程中,注意动作要匀称,不要进行爆发性活动,当举到顶端时要保持,感受小腿肌肉的刺激,并慢慢放下,坚持每天20~30次,可以加强大小腿的骨骼和髂骨,改善全身骨骼。如果感到脚底疼痛,可以先放松足底筋膜,然后用网球或球形物体在脚底滚动,起到一定的作用。
(2)向后伸展背肌
躺在床上,双手放在脖子后面,慢慢伸直上半身,同时保持下半身静止。每次坚持10~20秒,然后恢复姿势,坚持每天10~20次,可以起到锻炼背部脊柱和肌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