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损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团抽佣变局商家骑手赚了吗 [复制链接]

1#

作者张超,编辑罗丽娟。

外卖骑手,一个近两年反复被热议的职业。

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在本地生活市场捡着“钢镚儿”,人身安全和福利保障却似乎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去年九月,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报道引发全网讨论。文章描述了外卖骑手在系统算法的驱使下疲于奔命,为了避免因配送不及时被罚款,外卖骑手甚至时常违反交规,还面临着交通意外发生的风险。

彼时,美团回应称,将更好优化系统、更好保障骑手安全、关怀骑手与家人,并且改进骑手奖励模式。时隔八个月,一场围绕商家侧骑手配送抽佣方式的变革正在进行。

近日,美团被曝调整了商家侧配送计费方式,从原来的“一刀切”按单抽佣,细化为根据配送距离、订单价格、配送时段综合抽佣。

虽然此次调整没有官宣,但全天候科技从部分商家处了解到,在美团外卖重点覆盖的一二线城市已经在逐步调整,部分三四线城市商户也知悉了变动信息,即将进行调整。

至于具体调整的原因和依据,官方尚未作出解释,但从美团向商家发布的通知看,调整主要是“为响应普遍商家认为平台佣金过高、计费不合理、客户端配送费较高等情况”。

对于美团新规,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认为,新的规则做到了佣金和配送费分离,能扶持中小商家、还能帮助骑手多劳多得。

美团方面则向全天候科技表示,费率透明化改革对用户没有影响。

同业中,不止是美团,饿了么也被曝出进行了佣金改革,分为固定和浮动两部分。与美团相似,浮动部分会按照配送距离和订单价格等梯级收费。

此番调整,对于行业中的各方参与者——骑手、商家、平台、消费者等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01商家懵然迎新规

陈杰是广州一家线下咖啡门店的老板,生意虽然做得不如大型连锁品牌,但在当地也算小有成就。

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让陈杰的咖啡店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这就迫使他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将生意搬到线上、接入外卖平台。

很快,他与美团外卖平台签署了独家合作协议,订单抽佣比例定在了16%。这就意味着,陈杰只能在美团外卖一个平台开店,不能到饿了么等其它平台开店。

按照陈杰的说法,这个抽佣比例已经是优惠后的,“如果不是独家(协议),抽佣比例会达到21个点”。

所幸,美团外卖在当地的市占率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让陈杰获益颇丰。“如果每天卖掉杯咖啡,大概有-杯咖啡都是从美团外卖平台送出”,陈杰越来越重视线上平台的销售。

但是在最近半个月,陈杰突然收到美团外卖平台业务经理的电话,被告知将会调整配送抽佣,“从原来的16%降低至6%”。听起来似乎是平台大让利,“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它在其它方面收取了费用。”陈杰说。

根据他提供的一份美团外卖调整后“精细化计费模式方案”显示,这次调整主要是将此前的“一揽子收费*策”拆分成了“技术服务费”和“履约服务费”两个部分,特别是“履约服务费”又按照配送距离、订单价格、配送时段进行了详细区分。

美团外卖精细化计费模式方案

要知道,美团外卖平台过去抽佣方式比较单一、固定,佣金计算公式为:(商品价格+包装费-活动力度)*抽点百分比=佣金。如果实际费用没有达到保底费用,平台将按保底费用收取。根据公开信息,美团外卖平台此前的服务费保底在3.5元-5.5元不等。

不难看出,新规实行了较低的技术服务费抽佣比例,一旦商家采用自配送方式,仅需向平台支付技术服务费,保底费用1元多,较此前明显降低;但选择平台配送的商家,则需在技术服务费的基础上,再遵循履约服务费规则,后者对于3公里以外、深夜时段等特殊订单,收取费用会有所增加。

全天候科技还发现,调整后的美团外卖商家技术服务费抽佣比例、公里起步价、3公里以上每公里收费等指标,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美团外卖不同地区精细化计费方案对比

接到业务经理电话后不久,陈杰就已经与平台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接受了美团外卖本次规则调整。但回忆整个过程,他其实有些懵,甚至连具体计算细则都没有认真了解过。

“他(业务经理)电话让我过去签约,只提到扣点会比以前低一点点,但没有细说。很多商家在百忙之中直接就签约了。”陈杰表示,自己是在业务经理通知后被要求签字的,由于美团外卖的地区市占率很高,商家对平台依赖性也比较强,所以基本都会配合签约。

新规出来后,陈杰感受到,虽然门店生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无论是三公里以内还是三公里以外订单量基本比较稳定,但三公里以外订单每笔实收大概减少了几毛钱到一块钱,且其需要缴纳给平台的费用占营业额比重也在提升。

年3月22日-4月20日,陈杰门店营业额近4万元,支出约1万元;而在截至年5月20日为止的30天内,其门店营业额接近7万元,支出超过2万元。他提到,该月营业额增长,实际门店单量环比下降了2单,让他不解的是,原来说的“扣点更低”并没有发生。根据陈杰提供的具体数据计算,他需要向平台支付的费用占营业额比例从前一阶段的26.12%上升到了30.08%。

有分析认为,此次费率变革将让中小商户收益,大多近距离订单费率会下降。在美团向全天候科技提供的案例中:

以郑州本地品牌“王子爱上虾”为例,此前一份单价为99元的“心动二人餐”商家需支付佣金为17.29元,在费率调整后,相同订单下,商家如果选择自配送,只需支付6.84元的技术服务费(佣金),佣金率仅为6.9%。如果商家选择美团配送,在标准配送范围内的话,技术服务费(佣金)和履约服务费相加约为14.24元,相比较调整前节省了18%的费用。

更多商家对此次调整似乎都停留在“观望”状态,谁也说不好新规可能给他们带来的长远影响,甚至有些表现出消极态度。

李文在广东省佛山市经营着一家咖啡馆,兼做西餐美食。不同于陈杰主要发展线上业务,他只把线上作为一个曝光、获客的渠道。即便此前与美团签署了独家合作协议,李文透露,来自美团外卖平台的收入占门店总收入比重还不足1/10。

“我听说平台调整配送这件事了,但没有怎么去留意。”在李文看来,平台调整肯定是调高了,最后肯定都还是商家来承担付费,不会是消费者。

事实上,全天候科技从消费者端获悉,美团外卖平台餐食配送费疑似也出现了调整。

2月23日早9时vs5月24日早9时订单对比

一位美团外卖上海用户提供的订单显示,在距离其3公里内的一家米粉店,今年1月和2月早、中、晚三个时段多次下单,配送费均为3元,算上补贴活动后直接减免;而在5月再次尝试下单时,配送费就涨到了4.5元,算上补贴活动仍需支付1.5元。

这究竟是平台性动作还是商家行为?

美团明确表示,平台的费率透明化改革对用户没有影响。

02百万骑手获益?

在外卖这个产业链上,主体大致可以分为商家、消费者、平台和骑手几方。

而对于此次抽佣调整,多位骑手向全天候科技表示,并未感受到“好处”,反而切实感受到从上个月开始,收入有所下降。

美团财报显示,年共支出骑手成本亿元,在美团平台上获得收入的骑手超万人。按照类别,美团骑手又可以归为三类:专送、众包和乐跑。

根据多位平台外卖骑手介绍,其中专送骑手为正式员工,与第三方平台存在劳动关系,按照“底薪+单量计价+奖惩”的方式结算薪资,他们是平台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保障。众包骑手可以理解为兼职员工,主要由社会闲散运力构成,仅靠订单量获取报酬。

美团官方披露的《乐跑网约配送员活动规则》,乐跑骑手以一个自然周为单个活动周期,期满符合配送员要求可自动续约。薪酬根据单量、在线时长、高峰期在线时长、准时率、推单完成率等活动要求进行计算。

有骑手向全天候科技表示,乐跑配送员实际介于专送骑手和众包骑手之间,存在一定自由性,无底薪,不享受普通网约配送员的分级奖励等。

从配送范围看,专送配送范围小,众包配送范围大;从稳定性上看,专送是稳定性最高的骑手,特殊情况、极端天气均需服从平台调遣安排。

即便是拥有底薪的专送骑手,也不敢松懈,必须完成时长、保证单量。

五月中旬的上海已经开始迎梅雨了,持续的阴雨天气、攀升的订单量增大了郭东的工作强度,但他不能停歇,“我们(专送骑手)不能不接单,只能转单。”

按照规定,美团专送骑手每天可以有三次大转、两次小转的机会。所谓“大转”,就是将订单转入美团外卖骑手平台等待他人接单;“小转”则是指,相熟的骑手间通过输入手机号定向转单。郭东只会在遇上特殊情况、或者太累时,才会去转单。

今年是郭东来上海的第三个年头,他已经对自己负责配送的区域相当熟悉了,平均每天能完成超50单,基本也不会因为他个人原因被罚款。只要完成目标任务,郭东每月收入过万不成问题。

但在郭东看来,外卖骑手是个不挣钱的活儿,“挣钱的就是排名靠前的几十个人”。他无奈地表示,假设一个站点有人,最多只有30个人能挣到钱,“剩下的罚款就罚死了”。

同时,郭东也深刻感受到,骑手的流动性非常大,大部分骑手做上半年就会离开,“我所在的站点一年天,每天都能见到新人应聘”。

沈*和郭东是一个站点的同事,虽然他才来这里一个多月,但却是位行业“老人”。

两年前的一个雨天,沈*在送外卖的路上遭遇了一场车祸,小腿受伤较重,治疗费大概花掉七八千元。“公司也不管、推卸责任,医药费都是我自己掏的。”沈*抱怨道,公司的保险根本不起作用,也因为这件事对公司非常失望。

事实上,专送骑手每个月都会缴纳意外伤害保险金。郭东透露,美团专送骑手的保险费是6元/天,众包骑手保险费大约是3元/天。但他也表示,即便大家都缴纳了保险,仍然面临着赔保难的情况。

外卖骑手安全和福利保障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