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的号怎么挂 http://m.39.net/disease/a_9408187.html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教育孩子的时候,突然就控制不住情绪开始发火,大声地训斥孩子。事后想起来却感到非常自责和后悔,而大多数父母却不会因为内疚而拉下自尊去与孩子道歉,当下次又看到孩子不听话时,还是会忍不住冲孩子发脾气……就这样,亲子之间慢慢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而这个恶性循环根源便来源于家长没有达到足够自身情绪的觉知能力。要想摆脱这个恶性循环,家长必须要从情绪觉察开始。如果家长有迅速的情绪觉察,就会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即便犯错也不至于被打骂。而当事情发生,再打骂也根本没用,应该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才是。要想掌握情绪察觉能力,家长们首先必须要能够正确认识情绪。那么,我们对情绪应该要有哪些正确的认识呢?正确的情绪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情绪是不分好坏的。大多数人只喜欢开心、愉悦或成功等积极情绪,而不喜欢其他被列为消极情绪的愤怒、恐惧、悲伤等情绪。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家长的这种误解尤其会让孩子从小便出现错误的情绪认知。事实上,所有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情绪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同时也告诉我们:当面对什么样的人时,我们会对什么事情或什么人产生怎样的看法,我们内心在意的到底是什么?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即使是被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的消极情绪,也被写入人体基因的本能保护机制。就好比愤怒便是出于保护人体而存在。比如当有人侵犯了我们的权利,我们便会启动愤怒,将侵犯者赶走,同时捍卫自身的利益。悲伤情绪,往往则是因为失去。在孩子身上这个情绪表现就十分明显。当他很想要某个东西却得不到时,就会爆发悲伤情绪,甚至大哭大闹。而恐惧则是为了躲避。在大自然中,动物对掠食者的恐惧可以推动他们迅速逃跑,远离危险等等。每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伴随着一种信号,因此家长们应该做的是观察这种信号,而非压制它们。当情绪上来时,首先先观察,看看是不是需求没有被满足?而非一上来就责怪:都是情绪的错,情绪让我犯错,所以我要压制它这和在了解病症之前先吃药是一个道理。如果没有对症下药,那么病肯定是好不了的。当我们不管情绪如何,也不弄明白它所发出的信号含义,而一昧地压抑它,那么最后受伤和奔溃的一定是自己。而当我们被情绪引领,之后随意地发泄。最终也会给自己乃至周围人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有提前的认知和察觉,先了解自己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有情绪?当情绪的小火苗出现时,身体会产生什么反应呢?在了解自己情绪的基础上,才能够知道如何正确解决问题。情绪觉察觉察指的是做每一件事情时,自己知道做的是什么。情绪察觉就是知道自己此刻的情绪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什么影响等等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到人本身的情绪,还会给周围的环境、人、孩子教育等带来影响。那么,不懂得情绪察觉会给家长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研究证明,造成钟摆效应是不懂得情绪察觉带给家长本身最大的影响。何为钟摆效应?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人情绪的高低变化,像钟一样摆荡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抑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当产生负面情绪时,没有及时抒发出来,反而任其埋在心底。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对情绪的感知能力。这时候他们非但感受不到情绪的存在,心里也不会产生任何情绪波动,就好比一个缺乏感情的机器人。这和我们开头说到的父母吼完孩子之后又产生自责的情形十分相像。表面上,父母好像在责怪孩子的同时释放了情绪,但其实,他们会随即又陷入自责状态。实际上,家长并没有完全将负面情绪释放。这样一来家长就很容易形成钟摆效应,再加上情绪的长期堆积,甚至会导致出现心理障碍。除了钟摆效应,不懂得情绪察觉还会让亲子关系疏远。孩子会因为害怕家长的责怪,而不敢与父母沟通甚至会对家长产生怨气,亲子关系也就随之疏远。家长该如何做到情绪察觉呢?1、从身觉察做起身觉察也就是身体察觉,这是情绪察觉的前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身觉察顾名思义就是将注意力集中放在自己的身上。对自身的身体觉察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可以让你快速知道自己目前状况如何。例如喝水的时候,水温是热的?还是冷的?走路的时候,风吹在脸上是什么感觉?跑步的时候,小腿和膝盖会产生哪些变化……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讶异,这么简单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吗?其实,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当人体出现情绪困扰的时候,要想真正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那么首先一定要足够了解的身体变化,所有表现出来的状况,都会体现在身体上。一旦开始觉察起来,就会发现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方法,带来的收获却是远远出乎意料。当家长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这时候家长如果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就会发现自己在即将生气、或者发怒之前身体已经在产生变化。比如这时候的呼吸会变得沉重起来,肩膀关节会感到酸痛等等。如果家长能够察觉到身上的变化,那便会对自己接下来的情绪发泄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做好相应的举措,从而化解恶性循环。2、情绪察觉学会了身觉察之后,接下来便是学会情绪觉察。这不仅是身体察觉的进阶版,同时也是完整情绪察觉的重要核心。前面谈到情绪察觉就是:当情绪来临时注意自己会做什么,包括情绪是如何出现的等等。如果能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掉,那么家长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的生气发怒,并不都是孩子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忙碌了一天身体非常疲倦,或者是由自己内心当一个合格的家长遭到挫败感或者是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担忧等等原因导致。家长只有认真了解并梳理导致自己情绪产生的更加深层的原因,才能够更好地面对孩子,同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拥有更多的耐心和关心。吼完孩子又自责这是一个怪圈,却并非是一个走不出的迷宫,家长们要从身体察觉开始,一步一步做到情绪察觉,在探明自身情绪的原因之后走出怪圈,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睦,而孩子也能够在正确的情绪环境下健康成长。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