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损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纪实故事漂亮女孩家境优渥,却执意嫁负债2 [复制链接]

1#

辽宁大石桥的一个女孩,在上班的路上不小心被车撞,医院。

出院后,正常的她,却执意要嫁给一个负债20多万的罪犯,父母听后坚决反对,却还是拗不过女孩的坚持,最后女孩如愿以偿地嫁了人。

女孩条件那么好,为何要嫁给一个负债累累的罪犯了?后来过得怎样,后悔了吗?

故事还得从一场车祸讲起。

1、初识

年8月3日下午,天降倾盆大雨,辽宁大石桥市金桥镇金屯村的张福正开着出租车,从海城市返回。

车是贷款新买的,父亲想着让22岁的张福正独立自主经营,为自己的生活谋求幸福,就贷款8万元为他买了辆出租车。

可那天雨下得太大,雨刷器以最快的速度也赶不上雨水冲刷的速度,视线太差,能见度也低。

开着开着,张福正看到前方一个骑车的人被风雨打得左拐右拐,低着头就冲自己的车而来,被吓坏的张褔正一脚刹车踩下。

开车经验不足,由于刹车踩得过死,加上雨路湿滑,车便以车头为中心,在原地打了个弯,与对面驶来的一辆农用三轮车撞个满怀。

三轮车被撞得人仰马翻,车上一对老夫妇和一个男人当场死亡,一个中年女人满身是血,昏迷不醒。张福正也磕得头破血流。

此时是瓢泼大雨,路上无车无人,也无监控,即使这样,张福正也没有逃逸的想法。

他强撑着受伤的身体站起来,看到车祸现场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救人”。

他急忙将受伤的人抱上车,一路急医院,然后才找了个电话打报警。

这时的张褔正才感到自己身体的疼痛,脖子处肿胀严重,原来他自己也是头部受伤,锁骨骨折。他因此也医院。

在病床上的张福正忍着剧痛,和急忙赶来的父亲一起安抚死伤者的亲属,并张罗着卖房,准备倾家荡产赔偿事故伤亡者。

张褔正不知道,他不顾身上有伤、照顾伤者,并安抚死者亲属的行为,被同病房的一个人看在眼里,并为之感动。

她叫于金娥,是一个18岁的姑娘。她是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导致左小腿粉碎性骨折,住进来的,与张福正邻床。

不过,她的那位医院后,便不见了踪影。因为没能记住司机和肇事车辆,于金娥只能自己治疗。

父亲搞土木建筑,姐姐在本市经营着两家大型超市,家境优越的她,倒不是差这几个治疗费。但受伤后听不到一句诚恳的道谦和问候,才让人心里充满寒意。

或许因为这样的原因,于金娥才对张福正父子的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行为暗暗钦佩。

人生有时就像戏剧,这一场车祸,医院的病友相识,并成为牵引他们爱情的一根红线。

张福正此时虽然惹下一摊子倒霉事,但有担当的他,天生乐观,而缘份偏偏眷顾这样的人。

由于家人工作忙,医院照顾行动不便的于金娥。刚做完手术的她,小腿疼痛难忍,但担心自己以后会留下残疾,就常常难过哭泣。

张福正见状,有事没事,就给邻床这位小妹妹讲笑话,还拿自己小时候的糗事逗她开心。有时见她一个人时,就帮她打开水、买饭等等,恰似一个代理陪护。

两人渐渐熟识起来。一次,于金娥母亲不在,她想去洗手间,就自己硬撑着下床,可打着石膏的左腿使身体无法打弯穿鞋。

张福正刚好看到,急忙过来帮她穿好鞋,并半扶半抱起她,弄得于金娥脸通红,张褔正赶紧解围:“我把你当我家小妹妹了,她小时候经常要我抱。”说完哈哈一笑。

少女的心是敏感的,于金娥此时心中像揣个兔子一样,“怦怦”直跳。

当天夜里,姑娘悄悄望着邻床小伙儿英俊的脸无法入睡。睡梦中的张福正突然惊恐地喊:“爸、妈,我撞人了。”随后便一阵呜咽。

原来这个平常看起来乐乐呵呵、嘻嘻哈哈逗自己乐的大男孩儿,内心里独自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悲伤,三死一伤,拖累了一家人,这样的局面让人如何面对?她的内心里无比震撼,这是一个多么积极乐观而又善良的小伙儿,同时她也感到心疼,想安抚拥抱给他力量。

两个人的相识,就像一颗种子一般深深地埋在了少女的心里。

一个月后,张褔正的交通肇事案经大石桥法院开庭审理得出结果。张福正最终因驾驶操作不当造成严重伤亡事故,被判交通肇事罪。因其主动承担责任,救助伤者,并积极主动赔偿,最后获得轻判,刑期仅为两年,但需赔偿事故受害亲属12.9万元。

这下,加上之前买的出租车的贷款,张家一下就欠下21万元的巨额债务。

张褔正父亲张凤毕向亲朋好友写下近百张借条,才凑足13万元的赔偿费,将其交至受害者亲属手里,并致歉。

张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房子都没了。张凤毕只好带领全家搬到了家里承包的娘娘庙荒山上,住进山上的窝棚,开荒种树、替人养羊,来挣钱还债。

2、再遇

张福正和于金娥这两个同室的病友,出院后各奔东西,缘份就这样来去匆匆地结束了。没想到,后来,一封“爱情通缉令”,姑娘牢牢把小伙儿“抓”回。

张福正接受法院裁决后就去服刑了,直到年8月,他刑满释放。因是家中的长子,父母和弟妹们又因自己背负上沉重债务,他坚决要扛起来。

为还债,他只在家住了一宿,便到大石桥市打工挣钱,在兴隆市场,他找个摊位,开始卖炒栗子。

张福正没想到的是,邻床病友那个小姑娘对他念念不忘,两年期间一直在打听他的下落。期间,为她提媒的人很多,不乏富家子弟,她不为所动。

也许是天作之合,于金娥妈妈在年夏的一天,路过兴隆市场时看到了张福正,回家后便告诉了于金娥。

于金娥妈妈做梦也没想到,女儿经常在她面前念叨的这个张福正是个“小偷”,竟然早已偷走了女儿的心。

得知消息的于金娥,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兴隆市场,她兴奋地来到张福正摊位前,给了张福正一个意外惊喜。

3年时间,原本英俊帅气的小伙儿,眉宇间又多了几分惆怅而又坚定的俊朗英气,令眼前的少女芳心暗许。

而曾经有几分青涩的少女,此刻像一朵傲艳的鲜花,努力绽放。她裙裾飘飘,灵动的双腿在原地旋转,回应着张福正的问候。

以后,于金娥每天都来找张福正,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张福正的喜爱,周围人都看在眼里,纷纷给他们开玩笑。

这时的张福正内心开始不安,他这个坐过牢且又一身负债的人,怎能配上这么一位漂亮、家境优厚的女孩儿呢。

于是,借市场整顿时机,张福正悄悄不辞而别,离开了市场,回娘娘庙山去种树了。

于金娥第二天再来市场找他,只见他的摊位已人走位空,这让于金娥蒙了,一连哭几个晚上。

爱情的力量催促着这个不服输的姑娘,经过前思后虑,她打定主意要将张福正召回,问个究竟。

她已知道张福正家在哪个村,于是,她发了一封特快专递给张福正,里面写着大大的“通缉令”三个字,下面写着:“我是于金娥,我现在在老根美发学校,见信后速来,如果不来,后果自负!”

张福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收到特快专递一看吓了一跳,急急忙忙起身奔向老根美发学校,老远就看到了站在校门口四处张望的于金娥。

就在这里,于金娥委屈地向张福正表白心迹,并嗔怪不辞而别的他不负责任。张福正坦言自己不愿拖累她这个好女孩。

其实在张福正内心,何尝不喜欢这个活泼甜美可爱的姑娘呢,只不过他内心有顾虑,怕自家的情况让心爱的姑娘跟着受罪。

可是,在于金娥强烈的爱情攻势下,张福正的防线也崩溃了,两颗充满美好爱情的心终于通上线,站在一起。

3、相伴

他们恋爱了,后果可想而知,于金娥家坚决反对这桩亲事,门不当户不对不说,他们更不愿让女儿跟着身负重债的劳改犯去遭罪。

父母开始干预,想方设法让女儿退缩,父亲甚至威胁不认她这个女儿,可女儿铁了心,非张福正不嫁。

年正月初二,两人结婚了,婚礼都没有举行。这让张福正满心愧疚,觉得对不住于金娥,而于金娥却是满心地欢喜,终于可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

相爱容易相陪很难,爱情退潮,余下的便是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于金娥能否经受住现实的考验,会不会后悔了?怕太委屈于金娥,张福正将新房安在城里一个亲戚家的阁楼里,而于金娥为节省开销,执意要搬回娘娘庙山上的土窝棚,和公婆家住一起。

于金娥的生活从天上落在了地上,她开始和张福正一起劳动,栽树、放样,什么农活都干。

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于金娥虽提前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可生活的艰苦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顶着寒暑劳作,雨天放羊在泥泞的山路上,摔了不知多少跟头,累瘫在地上,她也难过,也哭过,但没后悔过。一切过后依然继续努力,和丈夫一起担负偿还债务的义务。

年夏天又发生了一件事,张家父子的行为也许让我们不能理解。

大石桥市交警大队要建一处驾驶员培训场,经考察,看中了张福正家的山坡地。

按理说承包地属个人财产,征用需赔偿,可张凤毕老人在身负巨债的情况下并没有狮子大开口要赔偿,而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

让交警队多培养出好的、合格的驾驶员,尽最大可能避免张福正的事故重演,也会减少因此造成如自家一样倾家荡产的家庭。

他的要求感动了大石桥交警大队的全体干警,他们无偿地为张家打了一口深水井,帮助解决了他们家的吃水问题和用电问题,并在深水井旁立碑:真情井。

年,父亲张凤毕因积劳成疾患上食道癌医院,于金娥和婆婆精心照顾。治病花了很多钱,让这个旧债未还的家又添新债。

年8月,老人去世。去世前还叮嘱张福正“树要种好,人要成才,债要还清”。他走后,为儿子留下40多万元的债务,包括车祸赔偿、贷款买树、患病就医的费用。

周围十里八乡,亲戚邻居,都了解这对父子的为人,张凤毕也是这当地出了名的诚信人,他去世后,周围乡邻和债主好几千人来为他送行。

看着父亲留下的几十张欠条,张福正想着父债子还,没有退缩,但还是很在意于金娥的意见。没想到于金娥却说:“欠债还钱,这是本分。以我们的名义,给债主们重新打借条吧!”

父亲下葬那天,二人向那些曾帮助过他们的乡亲和债主们磕了3个响头,张福正说:“父亲走了,帐不能烂,以前父亲打的欠条,由我来还。家里有什么值钱的,大家就现场拿走,如果不拿,就把父亲的欠条换成我的名字,由我来还。”

原本在常人眼中能够“赖”掉的帐,于金娥和张福正又选择了一起扛下。张福正深情地望着妻子说:“我前世不知修了什么福分,今生能跟你做夫妻。可我却让你吃了太多太多的苦。”

4、结局

张福正夫妻诚实守信的行为感动了当地的社会各界。年春天,在营口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倡议下,营口市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组织人员到张福正家的荒山上栽下了棵南果梨树,取名“诚信林”,并立碑铭文:“山因树茂而郁郁,人因诚信而融融。世间有爱,美好未来必将尽收眼底。”

与此同时,于金娥的家人也被感动了,终于接受了他们的爱情。父亲提出帮女儿女婿还债,他们拒绝了父亲的好意,坚持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偿还。

为实现父亲“人要成才”的遗愿,张福正拼命打工,省吃俭用,节约生活开支,承担起供养弟弟妹妹生活和读书的责任。

为了这个家,两人结婚后一直没敢要孩子,直到年,于金娥年近三十,要成高龄产妇了,他们才要了自己的孩子。

至此,这一对爱情火烈鸟盛放的烈焰,环侍着他们真挚的情感散枝、开花,结出硕果。

人的运气不是靠天,是靠自己的一份信念和努力争取到的。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遭遇挫折,是在生活的困境中自怨自艾,还是在逆境里奋发向上,不同的方向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结局。

年5月,在营口市文明办领导的协调努力下,营口市有关部门筹措5万元无息贷款,给于金娥开了一家粮油超市。

这一举措,让张福正夫妻俩充满了希望,在还债的路上,他们加快了脚步,辛苦并快乐着。

那片“诚信林”也在郁郁葱葱,茁壮成长,张福正和于金娥精心呵护,辛勤耕作,守望它们就像在守望幸福,这片诚信林也见证着他们的爱情传奇和美好未来。

我不仅感慨,同样是车祸,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担当,道路走得不同,结果却异常迥异。不是上天和命运安排的结局,而是心灵和道德中是否保留下了一颗担当和诚信的种子。

参考资料:《诚信林传奇:“通缉”我那久仰的爱人》

文中配图均为网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作者:别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